观岸里社番踏歌

耳不垂肩不威仪,直竹横木与撑支。

齿不缺角不丰姿,轻锤细凿为琢治。

番人奇嗜诸类此,黔者为妍皙者媸。

獉獉而游狉狉处,半耕半猎贪娱嬉。

冬月兽肥新酿熟,合社饮酒社鬼祠。

酒半角技呈百戏,琴用口弹箫鼻吹。

雄者作健试身手,雌者流媚誇腰肢。

距跃曲踊皆三百,鸡冠断落鸦鬓欹。

舞罢连臂更踏歌,歌声诡异杂欢悲。

乍闻春林哢莺燕,忽然秋冢鸣狐狸。

酒缸不空歌不歇,落月已挂西南枝。

我抚此景转叹息,此辈蠢愚忠义知。

昔曾随我砍贼阵,惯打死仗心不移。

朝廷设屯有至计,莫听奸民鱼肉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岸里社番人踏歌场景的观察与感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番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特色。

首先,诗人通过“耳不垂肩不威仪,直竹横木与撑支”描绘了番人们的外貌特征,强调了他们自然、朴实的风姿。接着,“齿不缺角不丰姿,轻锤细凿为琢治”则以比喻的手法,将番人的自然美比作未经雕琢的竹木,暗示了他们未经世俗打磨的独特魅力。

“番人奇嗜诸类此,黔者为妍皙者媸”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番人独特审美趣味的赞赏,认为肤色深浅都能展现出各自的美丽。接下来,“獉獉而游狉狉处,半耕半猎贪娱嬉”描绘了番人们自由自在、半农半猎的生活方式,充满了原始的野性和乐趣。

“冬月兽肥新酿熟,合社饮酒社鬼祠”展示了番人在冬季庆祝丰收,举行集体活动的场景,体现了他们的社群意识和宗教信仰。“酒半角技呈百戏,琴用口弹箫鼻吹”描述了番人们在饮酒时展示各种技艺,包括口琴演奏和鼻箫吹奏,展现了他们的艺术才能和生活情趣。

“雄者作健试身手,雌者流媚誇腰肢”描绘了番人们在表演中的性别角色差异,雄性展现力量与技巧,雌性则以柔美和妩媚吸引观众。接下来,“距跃曲踊皆三百,鸡冠断落鸦鬓欹”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了番人们舞蹈动作的多样性和激烈程度。

“舞罢连臂更踏歌,歌声诡异杂欢悲”描绘了番人们舞蹈结束后,继续手挽手唱歌的场景,歌声中既有欢乐也有悲伤,展现了他们情感的丰富性。“乍闻春林哢莺燕,忽然秋冢鸣狐狸”通过对比春夏秋冬的声音,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意境。

最后,“酒缸不空歌不歇,落月已挂西南枝”描绘了番人们尽情狂欢直至深夜的场景,月光洒在酒缸上,歌声仍在回荡。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番人生活的感慨,“我抚此景转叹息,此辈蠢愚忠义知”,感叹于他们的质朴与忠诚,以及在动荡年代为国家效力的经历。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番人独特的文化风貌,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些群体的尊重和欣赏,以及对他们忠诚与勇敢精神的赞美。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不同文化背景人群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收录诗词(11)

黄清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冒雨邀友游竹溪

细雨廉纤步湿堤,招携胜侣入梵西。

碍林碧障千竿竹,绕刹清流一曲溪。

滴沥山泉珠液细,空濛树色野云低。

钟声傍晚铿馀韵,兴尽归来望转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乐耕楼记事

望杏瞻榆重省耕,乐民之乐洽春城。

锄云在眼方占卯,课雨关心又望庚。

五百年来有名士,八千里外抚苍生。

铜关铁瓮浑閒事,怎及万间新厦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乐耕楼记事

畿南绣亩圣亲耕,阡陌原来道德城。

共愿浇兰勤妇子,何须播谷促商庚。

两胶造世频观学,三字题楼急厚生。

不为登临供雅眺,乐看经始即垂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乐耕楼记事

俗醇共羡礼为耕,声有弦歌媲武城。

儒梦笔花探二酉,农知艺麦十三庚。

千寻楼回红霞入,万顷秧齐碧浪生。

为有龚黄乐观稼,屡丰载颂庆西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