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杂述(其三)

雨从四月晦,数日尚愆晴。

润与黄梅并,寒侵白苧生。

断烟迷竹色,悬溜杂鸡鸣。

莫自嫌行潦,东郊久待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雨季中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雨水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首句“雨从四月晦”点明了时间背景,四月的最后一天,雨水开始降临。接着“数日尚愆晴”表达了连续降雨,未能带来晴朗天气的情况。接下来的“润与黄梅并,寒侵白苧生”,描述了雨水与黄梅时节的湿润相伴随,以及寒冷气息渗透到白苧这种植物上,生动地展现了季节变换和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断烟迷竹色,悬溜杂鸡鸣”两句,通过“断烟”、“竹色”、“悬溜”(悬挂的水流)和“鸡鸣”这些意象,进一步渲染了雨中景象的朦胧与生机。烟雾在雨中弥漫,竹林的颜色被雨雾所模糊,而远处悬挂的水流声与鸡鸣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画面。

最后一句“莫自嫌行潦,东郊久待耕”则表达了诗人对雨水的正面评价,认为雨水虽然可能带来不便,但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是东郊农民长久等待的宝贵资源。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也蕴含着对农业社会生活的深切关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雨季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和谐,同时也表达了对农业生产和自然循环的尊重与赞美。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雨中杂述(其四)

十日江城雨,霖淫势已滔。

檐端宿云雾,屋脚卷波涛。

已扫苏端迹,仍深仲尉蒿。

无钱供晚醉,行儗质春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其一)

竹根雨过石苔斑,钟梵萧然昼掩关。

坐爱微凉生碧殿,忽看飞雨失青山。

云分暝色来天外,风捲湖声落树间。

最是晚晴堪眺咏,夕阳横抹蓼花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