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杂述(其四)

十日江城雨,霖淫势已滔。

檐端宿云雾,屋脚卷波涛。

已扫苏端迹,仍深仲尉蒿。

无钱供晚醉,行儗质春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城连绵不断的雨水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势之大,仿佛整个世界都被水势所笼罩。首句“十日江城雨”直接点明了连续降雨的时间长度,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接着,“霖淫势已滔”进一步强调了雨水的汹涌澎湃,仿佛江河决堤,势不可挡。

“檐端宿云雾,屋脚卷波涛”两句,运用夸张的手法,将雨水的影响扩展至房屋之上,仿佛屋檐处聚集的云雾与屋脚下的波涛相连,形象地表现了雨水的广阔与浩荡。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象,也隐含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已扫苏端迹,仍深仲尉蒿”两句,借用了历史典故,通过“苏端”和“仲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无奈。苏端和仲尉的故事在古代文学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生境遇的变化无常,这里诗人似乎在感叹自己的生活状态与往昔相比,有了很大的落差。

最后,“无钱供晚醉,行儗质春袍”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困境中的真实感受。面对生活的压力,诗人无法通过饮酒来消愁解忧,甚至不得不考虑变卖衣物以度日,这种无奈与辛酸跃然纸上。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感慨。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其一)

竹根雨过石苔斑,钟梵萧然昼掩关。

坐爱微凉生碧殿,忽看飞雨失青山。

云分暝色来天外,风捲湖声落树间。

最是晚晴堪眺咏,夕阳横抹蓼花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夏日同次明履仁治平寺纳凉(其二)

山中六月可逃禅,相与清斋佛座前。

风细石坛松落子,雨深沙窦竹垂鞭。

别来光景浑依旧,壁上题名不记年。

底用忘归归自好,晚霞新月载溪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