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断送一生惟有酒,寻思百计不如闲。
莫忧世事兼身事,须著人间比梦间。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作品,名为《游城南十六首(其十六)》。从这短暂的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深邃的思想和对人生境况的独特体悟。
“断送一生惟有酒”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无常的感慨,以及他寻找精神寄托时选择饮酒以解愁绪的情怀。这里的“断送”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惟有酒"则表达了一种逃避现实的消极态度。
“寻思百计不如闲”则继续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排解心中的忧虑,却发现最终还是淡泊明志、保持心灵平静是最好的选择。这一句体现了作者对忙碌世事的反思和对“闲”状态的向往。
接着,“莫忧世事兼身事”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个人及社会烦恼的释然态度。"莫忧"意味着放下忧虑,而"世事兼身事"则涵盖了广泛的生活琐事和个人的私事。
最后,“须著人间比梦间”则是一种超脱的哲学思考,诗人认为在人间过日子应当如同做一场梦境般轻松自如。这不仅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看破,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虚幻的深刻认识。
总体来说,这四句诗通过简洁而富有韵味的文字,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不详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白布长衫紫领巾,差科未动是闲人。
麦苗含穟桑生葚,共向田头乐社神。
直把春偿酒,都将命乞花。
祗知闲信马,不觉误随车。
榆荚车前盖地皮,蔷薇蘸水笋穿篱。
马蹄无入朱门迹,纵使春归可得知。
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无心花里鸟,更与尽情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