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镜叹

古镜堕井文字缺,铜腥已尽菱半折。

拾来直置玉几旁,斑驳坭中认磨灭。

今人得镜忆古时,照来镜发已如丝。

此镜开元龙脑铸,宋家宰相行照见。

是时天子传绀殿,三十六宫一日遍。

今人不同古人心,古人那似今人面。

免月会缺还复圆,此镜半面那可存。

从今镜水不镜镜,不如还镜古井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古镜叹》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王鸣雷所作,通过古镜的变迁,反映了历史的更迭与世事的沧桑。

开篇“古镜堕井文字缺,铜腥已尽菱半折”,以古镜坠入井中,文字残缺,铜腥味尽,菱形镜面折损的形象,描绘了古物的破败与时间的无情。接着“拾来直置玉几旁,斑驳坭中认磨灭”一句,描述了人们偶然发现并放置于案旁的情景,斑驳的痕迹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和历史的痕迹。

“今人得镜忆古时,照来镜发已如丝”则对比古今,表达了对时光易逝、容颜老去的感慨。接下来“此镜开元龙脑铸,宋家宰相行照见”两句,点出古镜的历史背景,暗示其曾为皇家之物,承载着辉煌的历史记忆。

“是时天子传绀殿,三十六宫一日遍”描绘了古代皇帝巡游宫苑的盛况,与后文“今人不同古人心,古人那似今人面”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时代变迁带来的巨大差异。最后,“免月会缺还复圆,此镜半面那可存”以月亮的盈亏比喻人生的变化无常,感叹古镜虽残,却仍能见证历史的轮回。

“从今镜水不镜镜,不如还镜古井眠”则是诗人对古镜命运的感慨,希望它能在深邃的古井中安眠,不再面对世间的纷扰与变迁。整首诗通过对古镜的描写,寓言了历史的流转、人生的无常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

收录诗词(73)

王鸣雷(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日本刀歌

客从外国来,遗我日本刀。

光磨七尺镜在掌,格格刺刺寒菱毛。

夜夜声沉复声响,射人阴火沙号号。

过海能令海神战,过河能令蛟母变。

此刀托身寒星华,仄面削石如削瓜。

动着颜面丹赭红,报雠报恩两眼雄。

国人七岁教舞剑,八岁教刀更教箭。

十岁身长腰在鞘,刀间不使妇人见。

处处创痕满体瘢,刀利刀钝听刀环。

打铁打刀宣咒语,杀人祭刀尸祭雨。

提出冥冥海气腥,残形短首髑髅鸣。

谁能夺取跨上马,为君定统平天下。

形式: 古风

槟榔行

北人苦寒瓜纂纂,开门摘瓜雪已满。

南人地暖种槟榔,槟榔熟时人提防。

槟榔生花与人食,上堂为客生颜色。

莫嫌椰大槟榔小,青生蒂熟枝缭绕。

树下望树嫁女儿,树大嫁郎槟榔随。

花时苦怕暴风雨,坚栗宁忧雀与鼠。

种莫种,县门前,官税槟榔如税田。

猾莫猾,估人船,虫咀蚁啮眼拣穿。

赛莫赛,土人先,树头果下树尾鲜。

且教槟榔易瓜纂,南人苦寒北人暖。

形式: 古风

望罗浮

我生番禺若木东,桂树将攀擘芙蓉。

东望罗浮隔沧海,欲往游之未能从。

引领朱陵七万尺,招手仙人四百峰。

神尧洚洪水,二山合其中。

大禹疏凿还,元圭告成功。

东通至林屋,北通至岱宗。

地肺相勾连,无可与等同。

草木备灵气,鸟兽具奇踪。

我昔梦游蓬莱岛,亲见葛洪颜色好。

微笑呼来骑白龙,诸仙奏乐轩辕道。

公然独扣石楼门,三更日出层城早。

飞来蝴蝶大如箕,鸟皆五色文离离。

秦人晋洞汉时鹤,天鸡叫去还咿咿。

大石如梁亘湍水,下有竹虫篆其枝。

有叟坐弄钵盂月,北斗引我扪天池。

髣髴麻姑药市立,分明喑虎铁桥骑。

春风吹醒梅花梦,此身却在扶胥时。

回看沧海还历历,山灵绝不欺我力。

流水长闲睇白云,安得乘风生羽翼。

造化长存五岳心,远怀八荒想八极。

何当恣我烂漫游,竹杖直策飞云侧。

形式: 古风

黄雀行

戚促戚促,黄雀啄我屋。

为言黄雀勿相逐,北山弩儿开,南山火云暴。

沧海故交分,谁者为心腹。

拔剑捎网罗,身为知己戮。

生不逢凤凰,坐盼双鸿鹄。

山长路险与心违,不如薄暮空仓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