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七首(其七)

篱畔黄花含晓露,庭前丹桂喷秋香。

明明此物非他物,脱体承当不厮当。

形式: 偈颂 押[阳]韵

翻译

篱笆边的菊花沾着早晨的露水,庭院前的丹桂散发着秋天的香气。
这分明不是别的东西,它独自承受,与平常不同。

注释

篱畔:篱笆旁边。
黄花:黄色的花朵,指菊花。
含晓露:含有早晨的露水。
庭前:庭院前面。
丹桂:红色或橙色的桂花。
喷秋香:散发出秋天的香气。
明明:显然,分明。
此物:这个东西。
非他物:不是别的东西。
脱体:脱离常态,与众不同。
承当:承受,承担。
不厮当:不寻常,不相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篱笆边的菊花沾着晶莹的露珠,庭院里的丹桂散发出浓郁的秋日香气。诗人强调这些自然景象并非别物,它们各自独立,各有其美,表达了对事物本真的欣赏和对个体价值的认同。"明明此物非他物",意指事物的本质清晰可见,"脱体承当不厮当"则暗示不必与他物比较,只需自在地存在和展现。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禅诗,体现了宋代禅宗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

释允韶(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偈七首(其六)

八月秋,何处热。风入松,声瑟瑟。

落霞孤鹜齐飞,秋水长天一色。

不是对景对机,不是应时应节。

下座巡堂去,吃茶珍重歇。

形式: 偈颂

偈七首(其四)

秋光清浅时,白鹭和烟岛。

良哉观世音,全身入荒草。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偈七首(其三)

月月初一十五,处处槌钟打鼓。

若不毁谤禅道,便是呵骂佛祖。

尽道慈悲接人,毕竟无过于此。

承天鼻孔笑伊,直是未敢相许。

坐人舌头即不无,争教无舌人解语。

形式: 偈颂

偈七首(其二)

老汉当年腊月八,三更夜半颠狂发。

刚把长钉钉眼睛,直至而今未能拔。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