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三叠泉

唐不过李仙,宋不过苏子。

此泉来高处,亦复聊尔耳。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

翻译

唐代无人能超越李白,宋代无人能及苏轼。
这泉水从高处流下,也只是随意罢了。

注释

唐:唐代。
过:超过。
李仙:李白(唐朝著名诗人)。
宋:宋代。
苏子:苏轼(宋代文学家)。
此泉:这泉水。
来:来自。
高处:高处。
亦复:也还是。
聊尔:随便,略微。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汪元量所作,名为《庐山三叠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领悟和情感表达。

“唐不过李仙,宋不过苏子。” 这两句是对历史上两个文人——唐代的李白(别称李仙)和宋代的苏轼(字子瞻)的赞誉。诗人通过这两位文学大家的名字,点出了自己所面对的自然景观之美,是即便在这些伟大作家眼中也难以超越。

“此泉来高处,亦复聊尔耳。” 这两句则描绘了庐山三叠泉的壮丽景象。泉水自高处飞流而下,给人一种力量与美感的双重体验。"亦复聊尔耳"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达观豁达的情怀,即使面对如此壮观的自然奇观,也不过是生命旅途中的一段插曲。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文人之美景赞叹和个人情感体验的结合,展示了诗人对于庐山三叠泉深厚而又淡然的感情,以及他对于生活、文学与自然之美的独特理解。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张平章席上

两鬓萧萧不耐秋,兴来今日谒公侯。

舞馀燕玉锦缠头,又著红靴踢绣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李陵台

伊昔李少卿,筑台望汉月。

月落泪纵横,悽然肠断裂。

当时不受死,心怀归汉阙。

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见突兀。

下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霭冥濛,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

吟君五言诗,朔风共呜咽。

形式: 古风

和放翁社日四首(其四)社牲

年登敛牲钱,日吉视牢筴。

烹庖香满村,未觉膰脤窄。

馂馀裹青蒻,篱落笑言哑。

咄哉陈孺子,乃有天下责。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苏武洲毡房夜坐

明发启帐房,冷气迸将入。

饥鹰傍人飞,瘦马对人立。

禦寒挟貂裘,蒙头帽毡笠。

凄然绝火烟,阴云压身湿。

赖有葡萄醅,借煖敌风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