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平章席上

两鬓萧萧不耐秋,兴来今日谒公侯。

舞馀燕玉锦缠头,又著红靴踢绣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两鬓已经斑白,难以承受秋天的凉意,兴致勃勃地我今天去拜见贵人。
舞蹈结束后,赏赐的金银珠宝堆积如山,还穿着红色的靴子踢着绣花球。

注释

两鬓:指年老的胡须。
萧萧:形容头发稀疏或衰老的样子。
秋:秋季,象征岁月流逝。
兴来:兴致勃勃的时候。
谒:拜见,拜访。
公侯:古代贵族中的公爵和侯爵,这里泛指有权势的人。
舞馀:舞蹈之后。
燕玉:比喻珍贵的金银珠宝。
锦缠头:古代赏赐给歌舞者的金银丝线,象征富贵。
著:穿。
红靴:红色的靴子。
踢绣毬:踢绣花球,一种娱乐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幕仕女们在宴会上嬉戏玩耍的场景。"两鬓萧萧不耐秋"表达了女子对即将到来的秋天感到无聊和烦躁,可能是因为秋天意味着凉爽的气候,不利于室外活动,从而转向室内的宴会。"兴来今日谒公侯"则显示出女子们在今天特意装扮一番,以期待能够见到尊贵的公子或官员。

"舞馀燕玉锦缠头"中的“舞馀”可能是指一种发饰,"燕玉"象征着珍贵和纯洁,而“锦缠头”则展现了华丽的装饰,这些都透露出女子们对美的追求以及对此刻装扮的重视。"又著红靴踢绣毬"中的"红靴"是精致的脚踏,而"踢绣毬"则是在玩一种类似于足球的游戏,这里体现了女子们活泼和欢乐的一面。

总体来说,诗人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展现了当时女性在宴会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她们在特定社交场合下的装扮与玩耍。这样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对于那个时代女性生活的观察和理解。

收录诗词(542)

汪元量(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李陵台

伊昔李少卿,筑台望汉月。

月落泪纵横,悽然肠断裂。

当时不受死,心怀归汉阙。

岂谓壮士身,中道有摧折。

我行到寰州,悠然见突兀。

下马登斯台,台荒草如雪。

妖氛霭冥濛,六合何恍惚。

伤彼古豪雄,清泪泫不歇。

吟君五言诗,朔风共呜咽。

形式: 古风

和放翁社日四首(其四)社牲

年登敛牲钱,日吉视牢筴。

烹庖香满村,未觉膰脤窄。

馂馀裹青蒻,篱落笑言哑。

咄哉陈孺子,乃有天下责。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苏武洲毡房夜坐

明发启帐房,冷气迸将入。

饥鹰傍人飞,瘦马对人立。

禦寒挟貂裘,蒙头帽毡笠。

凄然绝火烟,阴云压身湿。

赖有葡萄醅,借煖敌风急。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阿房宫故基

祖龙筑长城,雄关百二所。

阿房高接天,六国收歌女。

跨海觅仙方,蓬莱眇何许。

欲为不死人,万代秦宫主。

风吹鲍鱼腥,兹事竟虚语。

乾坤反掌间,山河泪如雨。

谁怜素车儿,奉玺纳季父。

楚人斩关来,一炬成焦土。

空馀此馀基,千秋泣禾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