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寓居书怀

一室四无邻,荒郊接古津。

幽闲消俗态,摇落露家贫。

绝迹思浮海,修书懒寄秦。

东西不复问,翻笑泣岐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独居一室无近邻,荒凉郊外连接着古老的渡口。
清静生活消除了尘世的俗气,落叶显露出我家境的贫寒。
想要断绝行迹去漂泊海上,提笔修书却又懒于寄给秦地友人。
对世间的东西不再关心询问,反而嘲笑那些在歧路上哭泣的人。

注释

一室:单独的一个房间。
四无邻:四周没有邻居。
荒郊:荒凉的郊区。
古津:古老的渡口。
幽闲:清静悠闲。
消:消除。
俗态:世俗的心态或行为。
摇落:树叶凋落,比喻家道中落。
露:显露。
绝迹:断绝行踪,隐居不出。
思:想,考虑。
浮海:漂泊海上,比喻远离尘世。
修书:写信。
懒:懒得,不愿意。
寄秦:寄信给秦地的人,秦泛指远方。
东西:事物,此处泛指世事。
不复问:不再关心询问。
翻笑:反而嘲笑。
泣岐人:在歧路上哭泣的人,比喻面临选择而迷茫的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田园的生活状态。"一室四无邻,荒郊接古津"表达了诗人居住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这个地方连邻居都没有,与荒凉的郊野相连,环境古朴。"幽闲消俗态"则透露出诗人通过这种生活方式摆脱了世俗的喧嚣和繁杂。

"摇落露家贫"中,“摇落”给人的感觉是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而“露家”则形象地表达了简陋的居住条件,"家贫"更强化了这种简朴无华的生活。诗人通过这些词汇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回归自然的心境。

"绝迹思浮海"中的“绝迹”意味着与世间的纷争和尘埃断绝,而“思浮海”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的胸怀广阔和思想深远。"修书懒寄秦"显示出诗人虽然有书信想要发出,但却因为懒惰或者其他原因而没有送出去,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最后两句“东西不复问,翻笑泣岐人”表达了诗人对外界事务已经不再关心,只是面对那些仍旧在世俗纷争中的人们,带着一种超然和悲悯之情,既有笑意又含泪水。这强烈地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的看破与超越。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个人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一种清高脱俗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赴职西川过便桥书怀寄同年

平门桥下水东驰,万里从军一望时。

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

秦陵无树烟犹锁,汉苑空墙浪欲吹。

不是伤春爱回首,杏坛恩重马迟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于员外归隐蓝田

曾吟工部两峰寒,今日星郎得挂冠。

吾道不行归始是,世情如此住应难。

围棋已访生云石,把钓先寻急雨滩。

若遇秦时雪髯客,紫芝兼可备朝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送广利大师东归

紫殿久沾恩,东归过海门。

浮荣知是梦,轻别肯销魂。

明发先晨鸟,寒栖入暝猿。

蕺山如重到,应老旧云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送友赴阙

故人归去指翔鸾,乐带离声可有欢。

驿路两行秋吹急,渭波千叠夕阳寒。

空郊已叹周禾熟,旧苑应寻汉火残。

遥羡从公无一事,探花先醉曲江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