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门桥下水东驰,万里从军一望时。
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
秦陵无树烟犹锁,汉苑空墙浪欲吹。
不是伤春爱回首,杏坛恩重马迟迟。
诗人以深沉的笔触描绘了远离家乡、踏上归途时的复杂情感。"平门桥下水东驰,万里从军一望时"中,"平门桥"可能是诗人心中的一处标志性建筑,它下面的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遥远。"万里从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战场的无奈与敬畏,而"一望时"则透露出诗人在特定时刻的感慨,可能是黄昏时分,对景物产生了深切的情感联想。
"乡思旋生芳草见,客愁何限夕阳知"两句,诗人通过对春天芳草的描绘表达了对家乡的无尽思念。"乡思"一词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而"芳草"则是季节的象征,也代表着生机与繁华。"客愁"指的是旅途中的忧虑和孤独,"夕阳知"则显示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深刻体会。
"秦陵无树烟犹锁,汉苑空墙浪欲吹"中,"秦陵"与"汉苑"都是历史的象征,它们如今变得荒凉,缺乏了往日的繁华。"无树"和"空墙"强调了时间对物质世界的侵蚀,而"烟犹锁"和"浪欲吹"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表达了一种被历史记忆所困扰的情怀。
最后两句"不是伤春爱回首,杏坛恩重马迟迟"中,"不是伤春"一词显示了诗人对春天不再有过多的留恋,而是更加珍视眼前的情谊和友情。"爱回首"则是一种生活态度,表达了对过去美好记忆的珍惜。而"杏坛恩重马迟迟"一句,则描绘了一场别离时刻的温馨与不舍,诗人在这里寄托着对同行者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于即将到来的分别的不情愿。
不详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曾吟工部两峰寒,今日星郎得挂冠。
吾道不行归始是,世情如此住应难。
围棋已访生云石,把钓先寻急雨滩。
若遇秦时雪髯客,紫芝兼可备朝餐。
紫殿久沾恩,东归过海门。
浮荣知是梦,轻别肯销魂。
明发先晨鸟,寒栖入暝猿。
蕺山如重到,应老旧云根。
故人归去指翔鸾,乐带离声可有欢。
驿路两行秋吹急,渭波千叠夕阳寒。
空郊已叹周禾熟,旧苑应寻汉火残。
遥羡从公无一事,探花先醉曲江干。
偶持麟笔侍金闺,梦想三年在故溪。
祖竹定欺檐雪折,稚杉应拂栋云齐。
谩劳筋力趋丹凤,可有文词咏碧鸡。
此别更无闲事嘱,北山高处谢猿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