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吟

老去无成鬓已斑,纵心年纪合清闲。

如何得意云山外,更欲游心诗酒间。

大字写诗酬素志,小杯斟酒发酡颜。

春雷惊起千年蛰,笔下苍龙自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年华老去无所建树,两鬓已斑白,按理说应享受清闲时光。
然而我心中仍渴望在山水之外找到满足,更想沉浸在诗酒之中寻求乐趣。
用大字书写诗歌,表达内心朴素的志向,小杯酌酒,脸颊微红,心情欢畅。
春天的雷声唤醒了千年的沉睡,笔下的龙腾跃,仿佛自我回旋。

注释

老去:年华老去。
无成:无所建树。
鬓已斑:两鬓斑白。
纵心:放开心情。
年纪:年龄。
合:应该。
清闲:清闲时光。
如何:然而。
得意:满足。
云山外:山水之外。
游心:沉浸心灵。
诗酒间:在诗酒之中。
大字写诗:用大字书写诗歌。
酬素志:表达朴素的志向。
小杯斟酒:小杯酌酒。
酡颜:脸颊微红。
春雷:春天的雷声。
千年蛰:千年的沉睡。
笔下:笔下。
苍龙:龙的形象。
自往还:自我回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的《老去吟》,表达了诗人年事已高但仍怀有壮志未酬之情。首句“老去无成鬓已斑”描绘了诗人白发苍苍,感叹岁月无情,功业无成;“纵心年纪合清闲”则流露出诗人顺应自然,渴望享受清静生活的态度。

然而,诗人并未完全满足于眼前的闲适,“如何得意云山外,更欲游心诗酒间”两句展现出诗人内心深处对山水之乐和诗酒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接着,“大字写诗酬素志,小杯斟酒发酡颜”描绘了诗人以诗酒为伴,挥毫泼墨,抒发内心志向的场景,醉态可掬,豪情满怀。

最后两句“春雷惊起千年蛰,笔下苍龙自往还”运用了生动的比喻,春雷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诗人如蛰伏的龙被唤醒,灵感勃发,笔下的文字如同苍龙飞舞,自由自在。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虽老而志不衰,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自乐吟

麟凤何尝不在郊,太平消得苦譊譊。

才闻善事心先喜,每见奇书手自抄。

一瓦清泉来竹下,两竿红日上松梢。

窝中睡起窝前坐,安得闲辞解客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自处吟

尧夫自处道如何,满洛阳城都似家。

不德于人焉敢异,至诚从物更无他。

眼前只见罗天爵,头上谁知换岁华。

何止春归与春在,胸中长有四时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自和打乖吟

安乐窝中好打乖,自知元没出人才。

老年多病不服药,少日壮心都已灰。

庭草刬除终未尽,槛花抬举尚难开。

轻风吹动半醺酒,此乐直从天外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自咏

天下更无双,无知无所长。

年颜李文爽,风度贺知章。

静坐多茶饮,闲行或道装。

傍人休用笑,安乐是吾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