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抚州拟岘台和李秀峰韵

百战孤城在,巍然峙此楼。

几经烽火劫,不尽古今愁。

山色当窗落,江声抱郭流。

谁追羊叔子,遐想寄千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抚州拟岘台的壮丽景象与历史沧桑感。首联“百战孤城在,巍然峙此楼”开篇即以“百战孤城”点明地点,抚州曾是战争频发之地,而今独存的拟岘台则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屹立不倒,展现出一种坚韧与威严。接下来的“几经烽火劫,不尽古今愁”两句,通过“烽火劫”与“古今愁”的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战争的深沉反思。

“山色当窗落,江声抱郭流”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山色与江水相互映衬,赋予了拟岘台及其周围环境以生动的气息。这不仅是一幅自然景观的描绘,更蕴含着诗人对宁静与和谐的向往。

最后一句“谁追羊叔子,遐想寄千秋”则将思绪引向古代,以羊祜(字叔子)为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与敬仰,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于未来千年的遐想与期待。整首诗通过景物描写与历史联想,展现了抚州拟岘台的独特魅力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86)

金武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画

满湖风紧塔铃哀,两岸芦花雪作堆。

万叠青山千叠浪,一帆飞渡过江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李秀峰见示旧游庐山诸诗即用其和紫霞真人游白鹿洞歌原韵率成一章以志向往

我昔渡彭蠡,始见匡庐峰。

可惜风利不得泊,船头怅望云重重。

李侯有佳句,题遍青芙蓉。

七贤五老恣吟眺,真人诩我庐山逢。

嗟我局促受袜靾,何时尘梦醒晨钟。

会当与君访赤松,振衣长啸惊虬龙。

惊虬龙,友麋鹿。石可餐,霞可服。

旧约游山诺不宿,为我佳处结茆屋,招得匡君来伴读。

形式: 古风

悼子四首(其一)

太上能忘情,彭殇本同视。

乃至骨肉间,偏难悟斯理。

况因门祚计,不独怜少子。

今岁丧二雏,硕果仅存尔。

与儿复别离,萍踪时转徙。

闻汝初得疾,但云下痢耳。

匝月陨其生,呜呼竟以此。

昙花悲一现,岁月去如驶。

吁嗟四龄事,追悼情难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悼子四首(其二)

忆儿堕地时,雷雨当初生。

骨格自岸异,岂独徵啼声。

口授五言诗,牙牙记诵清。

三岁绕地走,不假扶持行。

肃客知拱揖,辄复问姓名。

崭然露头角,见者誉聪明。

蠢婢惯提抱,相依尤有情。

泥中偶遭挞,趋救不顾身。

平时琐屑事,一一难缕陈。

岂其具夙慧,来去自有因。

只益父母悲,痛惜相交并。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