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玉台体

青楼枕路隅,壁甃复椒涂。

晚梦通帘柙,春寒逼酒垆。

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

试问年多少,邻姬亦姓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青楼坐落在路边的角落,墙壁用花椒涂料装饰。
夜晚的梦境穿过半透明的帘幕,春寒侵袭着酒馆的炉火。
我怜爱能吟诗的芍药,却难以再见菖蒲,心中充满遗憾。
试着询问年龄几何,隔壁的女子也姓胡。

注释

青楼:古代指豪华的妓院或娱乐场所。
隅:角落。
壁甃:墙壁砖砌。
椒涂:用花椒粉涂抹,增添香气和装饰。
晚梦:夜晚的梦境。
帘柙:半透明的帘幕。
春寒:春天的寒冷。
酒垆:卖酒的小摊或酒馆。
怜:怜惜。
芍药:一种花卉,象征美好和爱情。
菖蒲: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古人常用来寓意忠诚和长寿。
年多少:年龄多大。
邻姬:隔壁的女子。
胡:这里可能指胡姓,也可能暗指异域风情。

鉴赏

这首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精巧的语言,描绘了一种幽深而又有些许孤寂的情境。"青楼枕路隅,壁甃复椒涂"一句,通过对建筑物的细节描述,营造出一种古朴与静谧的氛围。"晚梦通帘柙,春寒逼酒垆"则描写了主人公在深夜中梦回,梦醒后又被春日的寒冷驱使着去寻找温暖的场所,这里暗示了一种孤独与无奈。

接着的"解吟怜芍药,难见恨菖蒲"一句,以花草比喻情感,用词藻华丽的语言表达了对远方或已逝去美好事物的怀念和不易实现的渴望。最后,"试问年多少,邻姬亦姓胡"则是通过询问年龄以及提及邻居女子姓氏来反映出一种生活的平淡与世俗。

整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和艺术造诣。

收录诗词(507)

罗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 字:昭谏
  • 籍贯: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
  • 生卒年:833-909

相关古诗词

伤华发

旧国迢迢远,清秋种种新。

已衰曾轸虑,初见忽沾巾。

日薄梳兼懒,根危镊恐频。

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关亭春望

关畔春云拂马头,马前春事共悠悠。

风摇岸柳长条困,露裛山花小朵愁。

信越功名高似狗,裴王气力大于牛。

未知至竟将何用,渭水泾川一向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后土庙

四海兵戈尚未宁,始于云外学仪形。

九天玄女犹无圣,后土夫人岂有灵。

一带好云侵鬓绿,两层危岫拂眉青。

韦郎年少知何在,端坐思量太白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孙员外赴阙后重到三衢

远山高树思悠哉,重倚危楼尽一杯。

谢守已随徵诏入,鲁儒犹逐断蓬来。

地寒谩忆移暄手,时急方须济世才。

宣室夜阑如有问,可能全望未然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