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浑水亭

昔予登兹楼,感爱川岳奇。

别来虽云远,夜梦常在斯。

更以沈痼日,归卧南山陲。

弊庐不可见,云林相蔽亏。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往昔我登上这楼台,感叹山河景色美不胜收。
离别后虽说路途遥远,夜晚的梦里却常在这里游走。
更何况在久病的日子里,我渴望回到南山边静养。
简陋的居所已难再见,云雾缭绕遮蔽了山林旧貌。

注释

昔予:往昔,从前的我。
登兹楼:登上这座楼。
感爱:感慨并喜爱。
川岳:河流与山岳,泛指自然景致。
奇:奇妙,壮观。
别来:自从离别之后。
虽云:虽说,尽管。
远:遥远。
夜梦:夜晚的梦境。
常在斯:经常在这里,指在梦中回到此地。
更以:更何况在。
沈痼:长久而难愈的病,这里比喻长时间的不适或困顿。
日:时间,日子。
归卧:返回并安卧。
南山陲:南山脚下,喻指隐居之地。
弊庐:破旧的房屋,谦称自己的居所。
不可见:难以看见,看不见。
云林:云雾笼罩的树林。
相蔽亏:相互遮挡,遮蔽了视线。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登楼所感,川岳之奇丽景色留在心中,即使别离之后,也时常在夜梦中重现。诗人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怀念和不舍。通过“更以沈痼日,归卧南山陲”可见诗人可能因病或其他原因返回故乡,在南山之麓安寝。此处“沈痼”二字传递了一种淡淡的哀愁。

“弊庐不可见,云林相蔽亏”一句,则写出了由于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曾经能够看到的居所(弊庐)现在已经看不到了。云雾缭绕在树林之间,将视线阻隔,这也象征着时光的无情和记忆的模糊。

整首诗通过对比现实与过往,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不可持久的感慨,以及面对时间流逝时那份淡然的接受。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自然之美的珍视和怀念。

收录诗词(205)

宋之问(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 字:延清
  •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 生卒年:约656 — 约712

相关古诗词

陆浑南桃花汤

氛氲桃花汤,去都三百里。

远峰益稠沓,具物尽奇诡。

借问采药人,冥奥从此始。

汨吾尚清净,荤血久誓止。

览彼□□鲜,自谓形骸滓。

重敦永劫愿,无负神泉水。

坐驰意屡惬,身践心益死。

长妹梵筵众,拙妻道门子。

提携游二山,岁暮此已矣。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卧闻嵩山钟

卧闻嵩山钟,振衣步蹊樾。

槁叶零宿雨,新鸿叫晴月。

物改兴心换,夜凉清机发。

昔事潘镇人,北岑采薇蕨。

倚岩顾我笑,谓我有仙骨。

铭德在青春,徇禄去玄发。

悔往自昭洗,练形归洞窟。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夜饮东亭

春泉鸣大壑,皓月吐层岑。

岑壑景色佳,慰我远游心。

暗芳足幽气,惊栖多众音。

高兴南山曲,长谣横素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放白鹇篇

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

琴是峄山桐,鸟出吴溪中。

我心松石清霞里,弄此幽弦不能已。

我心河海白云垂,怜此珍禽空自知。

著书晚下麒麟阁,幼稚骄痴候门乐。

乃言物性不可违,白鹇愁慕刷毛衣。

玉徽闭匣留为念,六翮开笼任尔飞。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