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朔日登湘南楼复用正父前韵

历遍江南处处山,峤南还得倚楼看。

化工此地无馀巧,爽气穷冬更逼栏。

官事随时宁解了,书盟平日未应寒。

相逢自有论文乐,只把空杯未碍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一个寒冷的仲冬朔日(即农历每月的第一天)登上湘南楼所见之景象和内心感受。开篇“历遍江南处处山”,可见诗人对于自然美景有着深刻的观察与体验,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他对于世界万物的理解和把握。

紧接着,“峤南还得倚楼看”表达了一种眺望远方、追寻心中境界的情愫。这里的“峤南”通常指的是山南之地,而“倚楼看”则是诗人在高处所见景致的一种描绘,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淡定情怀。

化工一词,在此处可能隐喻着诗人对于生活和艺术创作的态度,“无馀巧”意味着对自然不加雕饰、顺其自然,而“爽气穷冬更逼栏”则是对严冬时节中特有的清新空气的赞美,表达了一种在严寒中寻找到的生机与快意。

诗人接下来提及“官事随时宁解了”,这可能暗示着诗人对于仕途生活有一定的看法和准备,或许是在表达一种对待公务的心态,既有顺其自然的接受,又不失为之所当为。

而“书盟平日未应寒”则是诗人对于友情或文学同仁之间誓言的一种回顾和反思,这里的“未应寒”可能在于对那些尚未实现的诺言保持着期待,或者是在表达一种即便是在严冬,也不减温暖的情谊。

结尾处,“相逢自有论文乐,只把空杯未碍欢”,则是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酒宴生活的一种享受。在这里,“相逢”可能指的是文人雅士之间的偶遇,而“自有论文乐”则表明了他们在交流中所获得的快乐;“只把空杯未碍欢”则是在说,即便是空着一杯,也不妨碍他们享受那份相聚时的欢愉。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人生态度和文人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光弼侄得邑西归赋诗勉之并示光义二首(其二)

得邑宁论小,居官最近民。

中诚傥无倦,同体会相亲。

暇日书还读,清源政自新。

吾兄有遗训,尔辈足持循。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光弼侄得邑西归赋诗勉之并示光义二首(其一)

共惟二百载,诗礼一门中。

冷落吾忧甚,扶持尔辈同。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

外慕知何极,惟应念祖风。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再和(其一)

闭门谢客少过从,独倚修篁傲碧空。

忽喜千条发琼蕊,纷如万鹤出樊笼。

与君前日徘徊久,得句悬知惨淡中。

胸次本无愁可著,何为苦要酒兵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再和(其二)

夜读韦编起欲从,门前流水落花空。

春同心事应长在,月当灯光不用笼。

吊古谁能嗟泽畔,高吟且欲效隆中。

君诗似玉无瑕玷,岂有他山石可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