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答丘搏九

瓦注敢云巧,唁兰子意诚。

中流无定岸,恬水亦羊羹。

叶岂是龙化,石何因肺名。

唏嘘天地瘵,病不在膏肓。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为特点。开篇“瓦注敢云巧,唁兰子意诚”两句,以瓦注与唁兰的对比,表达了对事物表面现象与内在真实的不同看法,暗示了人生的复杂性和多面性。瓦注,可能象征着世俗的追求与表面的巧妙;唁兰,则可能代表了内心的真诚与真实的追求。

“中流无定岸,恬水亦羊羹”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中流与定岸、恬水与羊羹,分别代表了变化与稳定、平静与刺激,暗示了人生旅途中的不确定性和选择的重要性。通过这些意象,诗人探讨了在变动不居的世界中如何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叶岂是龙化,石何因肺名”则转向自然界的观察,以叶子与石头为例,提出自然界的现象并非总是遵循人类的想象或解释,暗示了自然界的奥秘和人类认知的局限性。

最后,“唏嘘天地瘵,病不在膏肓”将讨论引向更广阔的宇宙观,表达了对天地间普遍存在的疾病(这里可以理解为苦难、困惑或生命的无常)的感慨,指出真正的病痛可能并不在于身体的严重疾病(膏肓),而是在于心灵的迷茫和对生命意义的探寻。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人生终极问题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反思。

收录诗词(291)

谢元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寒食后微服止门人李瑞奇斋留数日未能归也勒于壁上以志所怀二首(其一)

岂有焚身贿,瞻乌靡所之。

豹之文自藉,兰以芳而錤。

檀迹天生德,弧车鬼载疑。

莫须道路死,不及首禾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寒食后微服止门人李瑞奇斋留数日未能归也勒于壁上以志所怀二首(其二)

匡畏颜回后,遥心与子期。

凤衰吟旷兕,龙忌惕焚绥。

人海孤难涉,道山危不移。

萧萧千尺竹,竦峙江之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其一)

媚灶吾何敢,送穷亦古人。

兰魂无怪惑,笔墓自嶙峋。

世事惟孤剑,文心比竹筠。

匹夫诚有罪,怀璧山之根。

形式: 五言律诗

十二月二十四日与家人环列灶下烟饥不出祭之以诗因嗟天之下遂无一人自视真老妇矣(其二)

绝笔仍生笔,我其狂也愚。

儿啼叶不止,血出石何辜。

将臂等虫豸,移家托鹧鸪。

鬓丝闻鬼哭,不必责头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