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梵志的作品《诗并序》中的第六首。王梵志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诗中通过对比贫富两种生活状态,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社会的不公。贫者自得其乐,无牛无马,不受贼盗之忧;而富者则身披锦袍,却常受官府差役的束缚。贫者虽衣衫简陋,却无烦恼,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富者虽物质丰富,却因社会地位和财富带来的责任与压力而感到束缚。
此诗反映了王梵志对于社会阶层差异的观察和思考,以及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通过对比贫富生活的不同体验,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物质追求、重视内心满足的生活态度。在某种程度上,这也体现了佛教思想对他的影响,即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而非外在物质的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