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其五)

春事已如许,柳眼早依依。

故园桃李何似,芳蕊想团枝。

此地嵩高名里,信美元非吾土。清梦绕瀍洢。

扶杖欲行乐,还使我心悲。对琴书,歌一阕,引千卮。

昔曾击楫,今日投老叹吾衰。

睡起推窗凝睇,失喜柔桑微绿,便拟作春衣。

搔首长吟处,此意有谁知。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翻译

春天的事物已经这样繁盛,柳树嫩叶轻轻摇曳。
故乡的桃花李花想必如何,那芬芳的花朵仿佛在思念着枝头相聚。
我身处这嵩高山名之地,并非我的故乡,清冷的梦境环绕着瀍涧。
我持杖想要寻欢,却反而触动了内心的悲伤。面对琴书,我唱起一曲,举杯无数。
过去曾激昂奋发,如今垂老感叹岁月使我衰老。
醒来推开窗户凝视,惊喜发现柔弱的桑叶微微泛绿,打算用来做春衣。
在独自吟咏的地方,这份心意又有谁知道呢。

注释

春事:春天的景象。
柳眼:柳树新叶。
依依:轻柔摇曳的样子。
故园:故乡。
桃李:桃树和李树。
团枝:花朵簇拥在一起。
嵩高:指嵩山。
元非吾土:并非我真正的家乡。
清梦:清冷的梦境。
瀍洢:古代河流名。
杖:手杖。
行乐:寻欢作乐。
悲:悲伤。
琴书:琴和书籍。
一阕:一首歌曲。
千卮:许多杯酒。
昔曾:过去曾经。
击楫:击打船桨表示决心。
投老:年老。
睡起:醒来。
凝睇:凝视。
柔桑:柔软的桑叶。
春衣:春季的衣服。
搔首:用手抓头。
长吟:长时间吟诗。
此意:这种心情。
谁知:谁知道。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和诗人对故土的怀念。开篇“春事已如许,柳眼早依依”写出了春天已经到来,柳树的枝条已经长出,呈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柔情。

接着,“故园桃李何似,芳蕊想团枝”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美丽春色的一种怀念。这里的“故园桃李”指的是故乡的花朵,而“芳蕊想团枝”则是诗人内心中对这些花朵的美好回忆。

第三句“我地嵩高名里,信美元非吾土”表达了诗人虽然身处名山大川之地,但依然觉得这里不是自己真正的家乡。这种感慨反映出诗人的游子情怀和对故乡深厚的情感。

“清梦绕瀍洢。扶杖欲行乐,還使我心悲”则是诗人在清醒的梦境中依然思念着自己的家乡,即便是在准备外出旅行时,也无法抹去内心的忧伤。

接下来的“对琴书,歌一阕,引千卮。昔曾击楫,今日投老叹吾衰”表达了诗人通过弹奏琴瑟、吟诵古诗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在这里,“昔曾击楫”和“今日投老”则是对自己年轻时的英勇和壮志与现在的无奈和退隐之间的强烈对比。

最后,“睡起推窗凝睇,失喜柔桑微绿,便拟作春衣。搔首长吟处,此意有谁知”写出了诗人在清晨醒来时,推开窗户,看到外面柳树已经发芽,心中充满了对春天的喜悦,并准备制作新春服装。在“搔首长吟处”一句中,“搔首”是抚摸头顶的姿态,而“此意有谁知”则表达了一种独自欣赏春色,内心感受无人能懂的心境。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充满了对故乡深情和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怀念之作。诗中的语言优美,意象丰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出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内心世界。

收录诗词(51)

李处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里居及生卒年俱不详。高宗绍兴三十年(1160)进士。曾任殿中侍御史及袁州、处州等地方官。有少数词作表现了抗敌爱国的热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处全工词,有晦庵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徐州丰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134-1189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其一)丁丑岁,吴门为外舅蒋宣卿寿

金节照南国,画戟壮陪都。

严谯鼓角霜晓,雄胜压全吴。

葱茜采香古径,缥缈折梅新奏,春事早关渠。

谁识使君意,行乐与民俱。披绣幌,薰宝篆,引琼酥。

黄堂当暇,宾幕谈笑足欢娱。

看取十行丹诏,遥指五云深处,归路接亨衢。

玉佩映鸳缀,不老奉轩虞。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六)咏梅

微雨眼明处,春信著南枝。

百花头上消息,为我赴襟期。

松下凌霜古干,竹外横窗疏影,同是岁寒姿。

唤取我曹赏,莫使俗流知。对风前,看雪后,总相宜。

碧天如洗,何许羌笛月边吹。

一段出群标格,合得水仙兄事,千古豫章诗。

鼎鼐付佳实,终待麦秋时。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押[支]韵

水调歌头(其四)冒大风渡沙子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

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

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

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我常欲,利剑戟,斩蛟鼍。

胡尘未扫,指挥壮士挽天河。

谁料半生忧患,成就如今老态,白发逐年多。

对此貌无恐,心亦畏风波。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水调歌头(其七)前遍既出,诸君皆有属和,因自用韵

飞雪已传信,端叶未分枝。

莫嫌开晚,前月曾付小春期。

谁道梳风洗雨,不许调脂弄粉,容易涴天姿。

眼界未多见,鼻观已先知。昔西湖,今北客,各从宜。

要渠烂熳,趣得暖律为渠吹。

犹记石亭攀折,浑似扬州观赏,清兴欲寻诗。

三嗅不离手,如得和篇时。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