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宅

今知光宅寺,牛首正当门。

台殿金碧毁,丘墟桑竹繁。

萧萧新犊卧,冉冉暮鸦翻。

回首千岁梦,雨花何足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如今我已知晓光宅寺,它坐落在牛首山前门边。
昔日辉煌的殿堂已成废墟,金碧辉煌不再,取而代之的是桑竹丛生的丘陵。
新生的小牛悠闲地躺卧,傍晚的乌鸦翩翩飞过。
回望千年往事如梦,雨花台的繁华又能说些什么呢。

注释

光宅寺:一座古寺的名字。
牛首:指牛首山,位于南京附近。
台殿:寺庙中的殿堂。
丘墟:荒废的丘陵。
桑竹:桑树和竹子,常用于形容田园景象。
萧萧:形容牛犊叫声或风吹动的声音。
冉冉:形容缓慢移动的样子。
暮鸦:傍晚的乌鸦。
千岁梦:长久以来的梦想或回忆。
雨花:指雨花台,一处历史遗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凉与凄清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对过往繁华时期的回忆和现实颓废状态的感慨。光宅寺在这里成为了历史沧桑的见证。

"今知光宅寺,牛首正当门" 表明诗人此刻才意识到光宅寺已被荒废,连牛都能自由穿行于寺庙的大门前,这是对往昔繁荣场景的一种强烈反差。"台殿金碧毁,丘墟桑竹繁" 描述了曾经辉煌的建筑现在已经破败不堪,而荒废之地却长满了野草,这些自然景象和人工建筑的对比,更显出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

"萧萧新犊卧,冉冉暮鸦翻" 则是诗人通过听觉感受捕捉到的画面,羊群在晚风中静静躺卧,乌鸦在暮色中飞翔,这些生动的声音也都成为光宅寺荒凉景象的一部分。

"回首千岁梦,雨花何足言" 这两句则是诗人内心的独白。面对眼前的废墟,诗人不禁回望过去,那些辉煌如同一场千年之久的梦境,而眼前却是一片荒凉,连那些小小的雨中花朵,也不足以言说那份凄美和无尽的哀愁。

这首诗通过对光宅寺的描写,不仅展现了时间流逝与自然力量对人造物的侵蚀,更深层次地探讨了历史的脆弱性和人类活动的短暂性。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全椒张公有诗在北山西庵僧者墁之怅然有感

十年怊怅蹑山阡,终欲持杯滴到泉。

东路角巾非故约,西州华屋漫脩椽。

幽明永隔休炊黍,真俗相妨久绝弦。

遗墨每看疑邂逅,复随人事散如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再至京口寄漕使曹郎中

漂流曾落此江边,忆与诗翁赋浩然。

乡国去身犹万里,驿亭分首已三年。

北城红出高枝靓,南浦青回老树圆。

还似昔时风露好,只疑谈笑在君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冲卿席上得行字

二年相值喜同声,并辔尘沙眼亦明。

新诏各从天上得,残樽同向月边倾。

已嗟后会欢难必,更想前官责尚轻。

黾勉敢忘君所勖,古人忧乐有违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华藏寺会故人

百忧成阻阔,一笑得留连。

城郭西风里,园林落照前。

共知官似梦,莫负酒如泉。

兴罢重携手,江湖即渺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