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人生行乐留连耳,何用千钟贮宝玑。

主簿休官如习早,使君下榻似陈稀。

已看燕寝玉如意,更听雕梁金缕衣。

莫道塞垣风景恶,开花何处侍郎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人生应当及时行乐,倾听美好的声音就足够了,何必储存千钟美酒来珍藏。
主簿卸任如同早起的习惯,使君下榻的礼遇也少见。
已经欣赏过华丽的寝宫和玉如意,又听见精美的雕梁上传来的歌声。
不要说边塞的景色不好,等到花开之时,不知哪位侍郎会归来欣赏。

注释

人生:指人生短暂,应及时享受。
行乐:享受快乐。
留连:沉浸其中,不愿离开。
耳:耳朵,此处指听觉享受。
千钟:极言酒量之大。
贮:储存。
宝玑:比喻珍贵的美酒。
主簿:古代官职,此处指官员。
休官:辞职或退休。
如习早:如同习惯性的早起。
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
下榻:住宿,此处指受到的礼遇。
陈稀:罕见之事。
燕寝:豪华的私人居所。
玉如意:象征权力和富贵的玉器。
雕梁:装饰有雕刻的屋梁。
金缕衣:用金线绣制的华服。
塞垣:边疆地区。
风景:景色。
恶:不好。
开花:春天来临,花朵盛开。
侍郎:古代官职,此处可能指高官。
归:归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再和》,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淡然态度。首句“人生行乐留连耳”直接点出主题,强调享受当下,不必过于执着于物质财富。接下来通过“主簿休官如习早”和“使君下榻似陈稀”两个典故,描绘了官员早早退隐或不拘小节的生活状态,流露出对官场繁琐的厌倦。

“已看燕寝玉如意,更听雕梁金缕衣”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奢华的生活场景,暗示即使在高位,也应懂得享受生活而非沉溺于权势。最后以“莫道塞垣风景恶,开花何处侍郎归”收尾,表达了诗人对边塞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未知归期的淡淡期待,寓言中透露出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轻松的笔调探讨了人生的真谛,提倡及时行乐,同时也流露出对官场生活的超脱与反思。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再和(其二)

顷岁官尝傍紫虚,嵩云缑月笑谈馀。

惟知猿鹤乞骸疏,不录熊罴谏猎书。

游寺但知能自与,焚舟不复问何如。

岩廊德量谁能比,大令山阴难并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再和

须臾变物止樊蝇,宛转迷人下马陵。

何处周公勤小物,几时孔子又多能。

堇荼自采还堪喜,菅蒯谁从便可憎。

一到高堂荣采目,绝胜长道困钩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再和圆机喜雪之作

十遇荒饥一遇丰,人间不见壁间龙。

既悭雨泽空仓厄,仍广车舆小子封。

俗吏教条徒自愧,滮池云物幸相容。

怪来不与秦湫诅,应许多藏汉大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再和班字三首(其三)

高躅人难解,当求古哲閒。

韩康多在市,陶令懒游山。

念我可憎面,无兄得解颜。

公乎来早晚,荆坐要须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