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西岭更西路,云岚最窈深。
水流千涧底,树合四时阴。
幽绝无僧住,闲来有客吟。
山行三十里,钟磬忽传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深远的山林景象,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与审美追求。
“西岭更西路,云岚最窈深。” 这两句设定了全诗的空间氛围,西岭之西的道路被云雾笼罩,显得幽深而神秘。"窈深"一词尤其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水流千涧底,树合四时阴。”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潺潺溪水在谷底流淌,而树木则是常年不变的绿荫,为这片山林增添了一份生机与静谧。
“幽绝无僧住,闲来有客吟。”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个人情怀。即便是在如此偏远且人迹罕至之地,也有人类活动的痕迹,这里的“客”很可能是指诗人自己或者与他一样的心灵相通者。
“山行三十里,钟磬忽传音。”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山中漫步的情景,其中“钟磬”暗示了寺庙的存在,而钟声的远远传来,则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西岭一带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个人情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历遍江南处处山,峤南还得倚楼看。
化工此地无馀巧,爽气穷冬更逼栏。
官事随时宁解了,书盟平日未应寒。
相逢自有论文乐,只把空杯未碍欢。
得邑宁论小,居官最近民。
中诚傥无倦,同体会相亲。
暇日书还读,清源政自新。
吾兄有遗训,尔辈足持循。
共惟二百载,诗礼一门中。
冷落吾忧甚,扶持尔辈同。
传心无异辙,随用不言功。
外慕知何极,惟应念祖风。
闭门谢客少过从,独倚修篁傲碧空。
忽喜千条发琼蕊,纷如万鹤出樊笼。
与君前日徘徊久,得句悬知惨淡中。
胸次本无愁可著,何为苦要酒兵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