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其一)

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任秋声。

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牛郎织女各自老去,无愁绪可以排解,只能任凭秋风吹过。
傻孩子对着月亮笑,羞涩地低下头,小女孩则聚精会神地穿针,眼睛明亮。
深夜里,大家分享瓜果,天上的星辰怎能理解人间的离别之苦。
我们无法超脱世俗,只能在时光流逝中寻找慰藉,即使醉酒在西风中,梦境也依然清澈。

注释

河鼓:牛郎星。
天孙:织女星。
老成:衰老。
愁:忧愁。
秋声:秋风声。
痴儿:天真烂漫的孩子。
羞眉曲:害羞地低头。
稚女:小女孩。
穿针:穿针引线。
斗眼明:聚精会神。
夜半:深夜。
瓜果供:分享瓜果。
天中:天空。
识别离情:理解离别之情。
未能免俗:不能超脱世俗。
消光景:消磨时光。
醉卧:醉酒后躺下。
梦亦清:梦境也清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家庭画面,表达了对平凡生活中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感怀。

"河鼓天孙各老成,无愁可解任秋声。" 这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变化,反映出时间的流逝,人们随着岁月的增长而步入老年,但内心却无忧无虑,只是任凭秋风轻拂过耳边。

"痴儿笑月羞眉曲,稚女穿针斗眼明。" 这两句描写了家庭中的小孩子,他们天真烂漫,一个在夜晚对着月亮微笑,另一个则聚精会神地学习缝纫。这两个场景展示了纯真无邪的童年,以及家人对教育的重视。

"夜半且分瓜果供,天中岂识别离情。" 这两句表达了家庭成员在深夜里共同享用瓜果的温馨画面,并通过这种平凡的行为体现出家的亲密与团结,以及对无法相聚时刻的感慨。

"未能免俗消光景,醉卧西风梦亦清。"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虽然不能避免世事纷扰,但在醉酒之中,他选择沉浸于西风轻拂过耳边的宁静与清醒。

整首诗通过平实自然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美好的感受,以及他对于家庭和谐、亲情温暖的珍惜。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七夕(其二)

岁岁今宵乞巧楼,疏星如弈月如钩。

莫将寒信侵房屋,肯把閒情问女牛。

儿笑无书空晒腹,妇言有酒可浇愁。

鹊慵竟失河桥约,尽日喳喳古树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七月梨花

紫薇红槿外,忽见此花娇。

纵被秋阳暴,何愁香雪消。

梦回云冉冉,春远夜寥寥。

魂隔梧桐雨,时吹玉笛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九日次程公明韵

风帘猎猎傍檐斜,问酒来投野老家。

佳节已逢重九日,东篱未见两三花。

科头坐石从吹帽,拭眼看山似隔纱。

七里冈前归路闇,月悬破镜忆秦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九日诸友屏峰上方登高得登字

天借重阳一日晴,因过竹院远寻僧。

翠屏晚对无人共,画栋朝飞与客登。

旋摘菊花浮腊酝,待分贝叶读秋灯。

馀生有暇须行乐,漫向松冈叹废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