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曲歌辞.无愁果有愁曲

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

玉壶渭水笑清潭,凿天不到牵牛处。

骐驎踏云天马狞,牛山撼碎珊瑚声。

秋娥点滴不成泪,十二玉楼无故钉。

推烟唾月抛千里,十番红桐一行死。

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

日暮向风牵短丝,血凝血散今谁是。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东方有青龙,西方有白虎,中央藏着福星庇佑世界。
渭水中的玉壶与清澈的潭水相互映照,却无法触及牵牛星所在的天空。
麒麟腾云驾雾,骏马凶猛,牛山的珊瑚被踩得粉碎,发出声响。
秋天的美女泪水滴落,却无法聚集成泪,十二座玉楼无缘由地挂满了铁钉。
推开烟雾吐出月影,千里之外的事物仿佛都已消逝,十番红桐凋零成行。
白杨树下的房屋让鬼魂迷失,只留下模糊的记忆像蚕丝般细长。
夕阳下,风中飘荡着断断续续的丝线,是鲜血还是离散,如今又有谁知道。

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与无奈。开篇“东有青龙西白虎,中含福星包世度”描绘了一幅祥瑞图景,但接下来的“玉壶渭水笑清潭,凿天不到牵牛处”透露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和无奈。"骐驎踏云天马狞"中的"骐驎"形容马的英俊强健,而"牛山撼碎珊瑚声"则是对坚硬难以改变的事物的比喻,表达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无力感。

"秋娥点滴不成泪"中的“秋娥”指的是秋天的月亮,而“点滴不成泪”则是说连眼泪都流不出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哀与压抑。"十二玉楼无故钉"中的“十二玉楼”可能指的是某种高贵或理想的居所,而“无故钉”则意味着即使在这样的地方也找不到安宁。

"推烟唾月抛千里,十番红桐一行死"中,“推烟唾月”是对诗人超脱尘世的愿望的描绘,而“抛千里”和“十番红桐一行死”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无常和悲剧结局的感慨。

"白杨别屋鬼迷人,空留暗记如蚕纸"中的“白杨别屋”可能是指某种离别之地,而“鬼迷人”则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在迷茫中难以找到方向。"空留暗记如蚕纸"意味着留下来的只是些微不足道的记录。

最后,“日暮向风牵短丝,血凝血散今谁是”则是在描绘诗人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血凝血散今谁是”也可能在探讨个体生命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

整首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愁与内心的挣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丰富想象力的展现,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

收录诗词(604)

李商隐(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字:义山
  • 号:玉溪(谿)生
  • 籍贯:优美动
  • 生卒年:约813年-约858年

相关古诗词

无题二首(其一)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

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

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形式: 古风

无题二首(其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任好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无题四首(其四)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

东家老女嫁不售,白日当天三月半。

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日射

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

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