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李溟秀才

南居古庙深,高树宿山禽。

明月上清汉,骚人动楚吟。

数篇正始韵,一片补亡心。

孤悄欺何谢,云波不可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住在南方的古老庙宇深处,高大的树上栖息着山中的鸟儿。
明亮的月光升上清澈的银河,诗人的思绪被激发起楚地的吟唱。
几篇诗作如同正始年间的音韵,蕴含着补亡诗篇般的深情。
孤独寂寥中超越了何逊与谢灵运,他们那如云波般深远的才情已难以追寻。

注释

南居:居住在南方。
古庙:古老的寺庙。
高树:长得高的树木。
山禽:生活在山中的鸟。
明月:明亮的月亮。
上:升上。
清汉:清澈的银河。
骚人:诗人,此处特指有忧愁情怀的诗人。
楚吟:楚地风格的吟诵,代指哀婉的诗歌。
数篇:几篇。
正始韵:正始是三国魏齐王曹芳的年号,此指那个时代的诗风,清新而有韵律。
一片:满含。
补亡心:补亡诗的心境,补亡诗指弥补古代文献散失的诗作,这里比喻诗中含有恢复或延续传统文化精髓的情感。
孤悄:孤独寂静。
欺:超越。
何谢:何逊与谢灵运,均为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以山水诗著称。
云波:如云如波,形容才情深邃不可测。
不可寻:难以追寻或超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寂寞幽深的生活氛围。"南居古庙深,高树宿山禽"两句设定了环境,一座古老的庙宇坐落于南方,四周环绕着参天古木,偶尔传来鸟鸣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情景。

"明月上清汉,骚人动楚吟"两句则通过明亮的月光和流淌的清泉之水,唤起了诗人内心的感慨。"骚人"指的是能够理解和欣赏《骚》这类古代文学作品的人,即有文化教养之士。而"动楚吟"则表明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由自主地发出如同古代楚辞般的情感深沉的吟咏。

"数篇正始韵,一片补亡心"两句透露出诗人的文学追求和情感寄托。在特定的韵律节奏下,诗人通过创作来表达自己对于逝去时光的怀念之情,以及对那些已经消逝的事物的补偿之心。

最后两句"孤悄欺何谢,云波不可寻"则表现了诗人的孤独感和一种超脱世俗的心态。"孤悄"表达了一种深藏不露的情愫,而"欺何谢"则是在询问这种孤寂情怀又该如何解释和安慰。"云波不可寻"更增添了几分神秘与遥远,似乎在说这些情感就如同云中之水,难以捕捉,亦无从追寻。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红尘、与世俗保持距离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于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无常的感慨。

收录诗词(19)

栖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不详,越中(今浙江)人。常与李频、许棠、姚合、李洞、贾岛、无可等诗人往来赠答。唐宣宗大中年间住京城荐福寺,为内供奉,赐紫袈裟。工诗,尚苦吟。时人张乔谓其“篇章名不朽”。《全唐诗》共录其诗16首

  • 籍贯:僧唐代

相关古诗词

赠识古法师

重城深寺讲初休,却忆家山访旧游。

对月与君相送夜,闻蛩教我独惊秋。

云心杳杳难为别,鹤性萧萧不可留。

遥想孤舟清渭上,飘然帆影起离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月夜怀刘秀才

独夜相思但自劳,阮生吟罢梦云涛。

此时小定未禅寂,古塔月中松磬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送禅师宗极归玉峰

背郭去归宿,头陀意颇浓。

鹤争栖远树,猿斗上孤峰。

夜戍经霜月,秋城过雨钟。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再宿京口禅院

滩声依旧水溶溶,岸影参差对梵宫。

楚树七回凋旧叶,江人两至宿秋风。

蟾蜍竹老摇疏白,菡萏池乾落碎红。

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计转如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