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其二十八)

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

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华鬓不耐秋,飒然成衰蓬。

古来贤圣人,一一谁成功。

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翻译

容貌像疾驰的闪电,时光如飘忽的微风。
草地虽绿但霜已白,太阳西沉月亮又东升。
青春不再,黑发转眼成秋霜,稀疏如衰败的蓬草。
自古以来的圣贤,又有谁能真正功成名就。
君子化为猿鹤,小人沦落为尘土中的微虫。
无人能及广成子,他乘云驾鸿自在逍遥。

注释

容颜:容貌。
若:像。
飞电:疾驰的闪电。
时景:时光。
如:像。
飘风:微风。
草绿:草地翠绿。
霜已白:霜已变白。
日西:太阳西沉。
月复东:月亮东升。
华鬓:青春的黑发。
不耐秋:经不起秋天。
衰蓬:衰败的蓬草。
古来:自古以来。
贤圣人:圣贤。
一一:一个接一个。
谁:谁。
成功:功成名就。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变:化为。
猿鹤:比喻长寿或超脱。
小人:品行卑劣的人。
沙虫:比喻微不足道。
广成子:传说中的仙人。
乘云驾轻鸿:驾着轻盈的鸿雁飞翔。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古风(其二十八)》。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充分体现了作者超脱世俗、志存高远的情怀。

"容颜若飞电,时景如飘风。" 这两句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光阴迅速变化的感觉,通过“容颜”和“时景”的比喻,突出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

"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 这两句则描写自然界的景象,其中“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等词汇,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深刻观察,更暗示着时间流逝、季节更迭的主题。

"华鬓不耐秋,飒然成衰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时光飞逝的感慨,“华鬓”指的是美丽的发髻,而“不耐秋”则是说无法承受秋天带来的萧瑟和凋零之感,进一步强调了时间流逝的主题。

"古来贤圣人,一一谁成功。" 这两句引出了历史的长河和英雄人物的成就问题,诗人通过“一一”字眼,表达了对这些伟大人物是否真正成功的疑问,体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思考。

"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这两句则采用了动物比喻,来区分君子的高尚和小人的卑微,通过“变”和“为”的动作,展现了不同品格的人在时间流逝中所呈现的不同态度。

最后一句“不及广成子,乘云驾轻鸿。” 则是诗人自比,以古代仙人广成子自诩,表达出超脱凡尘、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通过“乘云驾轻鸿”的壮丽画面,展现了诗人对高远志向和精神境界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古风》不仅展示了李白雄伟的笔力,更透露了他超凡脱俗、崇尚自由的个性。

收录诗词(1046)

李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字:太白
  • 号:青莲居士
  • 生卒年:701年-762年

相关古诗词

古风(其二十九)

三季分战国,七雄成乱麻。

王风何怨怒,世道终纷拿。

至人洞玄象,高举凌紫霞。

仲尼欲浮海,吾祖之流沙。

圣贤共沦没,临岐胡咄嗟。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古风(其三十)

玄风变太古,道丧无时还。

扰扰季叶人,鸡鸣趋四关。

但识金马门,谁知蓬莱山。

白首死罗绮,笑歌无时闲。

绿酒哂丹液,青娥凋素颜。

大儒挥金椎,琢之诗礼间。

苍苍三株树,冥目焉能攀。

形式: 古风 押[删]韵

古风(其三十一)

郑客西入关,行行未能已。

白马华山君,相逢平原里。

璧遗镐池君,明年祖龙死。

秦人相谓曰,吾属可去矣。

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古风(其三十二)

蓐收肃金气,西陆弦海月。

秋蝉号阶轩,感物忧不歇。

良辰竟何许,大运有沦忽。

天寒悲风生,夜久众星没。

恻恻不忍言,哀歌逮明发。

形式: 古风 押[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