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鲸浪中间一岛居,往时千虑笑狂愚。
伏波方略今堪拟,渤海声名断与俱。
小丑当从而靡矣,吾民其庶有瘳乎。
双旌整顿双泉了,归佐清朝泽广区。
这首诗语言古朴,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开篇“鲸浪中间一岛居”即设定了一种超脱红尘、独自享受大自然之美的意象。“往时千虑笑狂愚”则透露出诗人对过往烦恼的回忆和自嘲,显示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伏波方略今堪拟,渤海声名断与俱”两句,通过水波的平息和对渤海声名的提及,表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生活的态度,以及希望能够超越世俗纷扰,追求更高境界的愿望。
“小丑当从而靡矣”一句,采用了古代天文学中的术语,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随遇而安的情感。“吾民其庶有瘳乎”则是诗人对于国人的福祉和安康的关切。
最后两句“双旌整顿双泉了,归佐清朝泽广区”,通过对军旗(双旌)和泉水(双泉)的描写,以及“清朝”一词的使用,展示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和社会和谐的祝愿。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福祉的深切关怀。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领略东风一倚阑,凭高便觉小尘寰。
目穷千古关河外,身在半空烟霭间。
二水护城青映带,四山连野翠回环。
英雄易老愁无极,境是人非鹤自还。
徙倚阑干日未斜,四围不著一山遮。
浪花滚滚翻春雪,烟树霏霏夹暮霞。
壮丽中居荆楚会,风流元向蜀吴誇。
楼头恰称元龙卧,切勿轻嗤作酒家。
分弓来戍岭南州,勋镜尘生雪满头。
愿进愚言宜简易,颇哀老子得遨游。
青山落处钟闻寺,白鹭明边人倚楼。
衙散吏归冰样静,一庭落叶和晴鸠。
占得湘中地最高,山川端欲助人豪。
萍蓬江海通吴会,兰芷汀洲带楚骚。
人住翠微藏夕霭,水连碧落见秋毫。
阑干立尽家何许,徒赋归心折大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