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尘表

领略东风一倚阑,凭高便觉小尘寰。

目穷千古关河外,身在半空烟霭间。

二水护城青映带,四山连野翠回环。

英雄易老愁无极,境是人非鹤自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处,对着东风,俯瞰尘世的景象。开篇"领略东风一倚阑"写出了诗人的举动和心境,他借助春风,靠在栏杆上,似乎在感受着自然的生机与个人的胸襟。接着"凭高便觉小尘寰"表达了站在高处,对于下方世界的看破与超脱之情。

"目穷千古关河外,身在半空烟霭间"则描绘出诗人眼前的景色和内心的感受。他的视线穿越了古老的关塞河流,看到了更远的地方,同时他自己的身体仿佛悬浮在半空中,被轻薄的云雾所围绕,这种超脱世俗的感觉,充满了哲思与诗意。

"二水护城青映带,四山连野翠回环"具体描写了眼前的景象。两条河流环绕着城市,它们清澈的水面如同绿色的大带子,而四周的山脉则像是一道道翠绿色的环形,连接起开阔的原野。

最后"英雄易老愁无极,境是人非鹤自还"表达了诗人的感慨。英雄们容易步入老年,他们的忧虑和烦恼没有尽头,而对于那些曾经壮丽的景象,如今已然改变,不再是从前那个样子,只有那鹤儿自在飞翔,似乎比人更能适应时光的变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感慨时光易逝以及英雄不再的复杂情感。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登江陵沙市楚楼

徙倚阑干日未斜,四围不著一山遮。

浪花滚滚翻春雪,烟树霏霏夹暮霞。

壮丽中居荆楚会,风流元向蜀吴誇。

楼头恰称元龙卧,切勿轻嗤作酒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登西楼题柱

分弓来戍岭南州,勋镜尘生雪满头。

愿进愚言宜简易,颇哀老子得遨游。

青山落处钟闻寺,白鹭明边人倚楼。

衙散吏归冰样静,一庭落叶和晴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登妙高台

占得湘中地最高,山川端欲助人豪。

萍蓬江海通吴会,兰芷汀洲带楚骚。

人住翠微藏夕霭,水连碧落见秋毫。

阑干立尽家何许,徒赋归心折大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登岘山用刘清叔韵

向来碑在所,今见下牛羊。

魂逐江山老,名流史传香。

吴谋千载伟,晋事一丘荒。

不用凭高看,中原尚鹿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