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幽明虽异路,平昔忝攻文。
欲知潜昧处,山北两孤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名为《祭後見石上詩》。从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来看,此诗充分体现了作者在哀思与自然景物描写上的独到功力。
"幽明虽异路,平昔忝攻文。"
这两句开篇即展现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幽明"指的是阴阳两界,即生者与死者的世界,而"异路"则暗示了生与死的不同命运。"平昔"意味着过去的日子,"忝攻文"则表达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不懈追求。
"欲知潜昧处,山北两孤坟。"
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对于先人埋骨之地的寻觅和怀念。"潜昧"指的是隐秘不明的所在,而"山北两孤坟"则具体指出了诗人心中所思念者的墓葬之处,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悲悯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死界限的思考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以及对逝者墓地的寻访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不详
高松多悲风,萧萧清且哀。
南山接幽垄,幽垄空崔嵬。
白日徒昭昭,不照长夜台。
虽知生者乐,魂魄安能回。
况复念所亲,恸哭心肝摧。
恸哭更何言,哀哉复哀哉。
神仙不可学,形化空游魂。
白日非我朝,青松为我门。
虽复隔幽显,犹知念子孙。
何以遣悲惋,万物归其根。
寄语世上人,莫厌临芳尊。
庄生问枯骨,三乐成虚言。
柳岸花堤夕照红,风清襟袖辔璁珑。
行人莫讶频回首,家在凝岚一点中。
赤旃檀塔六七级,白菡萏花三四枝。
禅客相逢只弹指,此心能有几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