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宣州签判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勋

寒溪翠拖碧玉带,苍山晴卧蜕骨龙。

水边苦竹抽肥笋,石上老蕨拳紫茸。

泊船系缆宿明镜,昭亭庙古攒瘦松。

阴风雨电潭心起,云遮北岭如墨浓。

田秧浸绿白鹭立,内史出喜嘉宾从。

昔时谢公来赛神,兰肴作椒金作钟。

联诗姓何名已失,板蠹粉落虫鸟踪。

我乡复传召南化,磨镂黑石君亦逢。

形式: 古风 押[冬]韵

翻译

寒冷的溪流翠绿如玉带,青山在晴空下静卧如蜕骨的龙。
水边苦竹生长出肥硕的新笋,石上的老蕨丛生着紫色的嫩芽。
船只停泊,缆绳系紧,夜晚如同明亮的镜子,古老的昭亭庙周围是瘦削的松树。
潭水阴暗,风雨雷电交加,北岭被乌云遮蔽得像墨汁一样浓重。
田间稻苗翠绿,白鹭独立,内史欣喜地迎接尊贵的客人。
昔日谢公曾来此祭祀神灵,宴席上兰肴椒酒,金钟鸣响。
联句诗人的姓名已不可考,木板上只有蛀虫和鸟迹留存。
我的家乡再次流传召南的文化,你也在磨砺黑石中相遇。

注释

寒溪:冰冷的溪流。
翠:翠绿。
碧玉带:像碧玉般的绿色带子。
苍山:青山。
晴卧:在晴天里静卧。
蜕骨龙:形容山形如龙骨般裸露。
苦竹:苦竹。
抽:生长。
肥笋:肥大的新竹笋。
老蕨:老蕨。
拳紫茸:卷曲着紫色的嫩芽。
泊船:停船。
明镜:比喻清澈的水面。
昭亭庙:古代庙宇。
阴风:阴冷的风。
雨电:风雨雷电。
潭心起:潭水激起情绪。
云遮:被云遮蔽。
如墨浓:像墨汁一样黑。
田秧:稻田里的秧苗。
白鹭:白色鹭鸟。
内史:古代官职。
昔时:从前。
谢公:指谢灵运。
赛神:祭祀神灵。
兰肴:兰花装饰的菜肴。
金作钟:用金装饰的钟。
联诗:联句诗。
姓何名已失:作者姓名已不可考。
板蠹:木板上的蛀虫。
粉落:木屑脱落。
虫鸟踪:虫鸟留下的痕迹。
传召南化:传承召南地区的文化。
磨镂黑石:在黑石上雕刻。
君亦逢:你也遇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宣州签判马屯田兼寄知州邵司勋》,描绘了山水之间的秀美景色和历史人文的韵味。首句“寒溪翠拖碧玉带”,以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溪流的清澈与翠绿,仿佛一条碧玉腰带,展现出自然的生机。接着,“苍山晴卧蜕骨龙”则形象地刻画了青山静卧的景象,如同龙骨般峥嵘。

诗中“水边苦竹抽肥笋,石上老蕨拳紫茸”两句,细腻描绘了水边苦竹的生长和石上老蕨的繁茂,富有季节感和生活气息。诗人乘船泊岸,“泊船系缆宿明镜”,将湖面比喻为明镜,映照出庙宇的古老与松树的挺拔。

“阴风雨电潭心起,云遮北岭如墨浓”描绘了天气变化,潭水波澜起伏,云雾缭绕,山岭如墨,增添了神秘与深沉的气氛。田间稻秧青翠,白鹭独立,显示出田园的宁静与和谐。

“昔时谢公来赛神,兰肴作椒金作钟”提及了历史典故,暗示了宣州的悠久文化和传统活动。最后两句“我乡复传召南化,磨镂黑石君亦逢”,表达了对故乡文化的传承以及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能继续传播文化,如同磨镂黑石一般留下痕迹。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怀,寓情于物,展现了宣州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地方文化的赞美。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施屯田提点铜场兼相度岭外盐入虔吉

江西采铜山未竭,南越熬波海将结。

主人贪利不畏刑,白日持兵逾盗窃。

铜私铸器盐夺商,死共吏争蛇斗穴。

奸豪乘势倚蛮陬,劫掠聚徒成蚁垤。

今虽驱剪岭下平,尚恐根存更生孽。

因择健才通便民,付职与权将有设。

秋香亭上共为宾,却作主人殊少悦。

徂东走北十五年,只有山川看不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送施景仁太博提点江南坑冶

楚山岂无铜,楚匠岂不工。

大炉常乏铸,碧丱那得充。

积弊在乡县,孰肯以利笼。

君今承诏行,谕民当得中。

苟能使之发,亦莫取之穷。

此乃事可久,山深山自通。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送施縡秀才下第

君尝老于敌,轻彼群儿嬉。

坚锐不可恃,屡北还自疲。

胸中多奇秘,既衄何所为。

东走沧海上,夏果采荔枝。

奉亲乐无涯,岂愧禄仕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送柳秘丞大名知录

言今魏都去,听我愿少休。

地息戎马牧,民苦黄河流。

浑浑发西极,奋奋入九州。

自古患决溢,于今为疮疣。

禹力顺而东,汉防筑其陬。

完坏非一日,利害经千秋。

主印无切责,治水莫轻谋。

府公山西种,贵已为通侯。

樽酒与歌舞,上客共优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