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九月十七日留题太平寺

秋飙弄寒菊,老木疏空谷。

尪骖疲欲休,征意元未足。

山行循桔槔,涧走数机轴。

百年一局棋,歘尔分半局。

当时不识字,双鬓今定绿。

作客宁在家,无愁乱心曲。

结庐东城东,疏畦界明玉。

鸣蛙等卤部,晚食自当肉。

岂须太乐丞,清圣贯渠竹。

属媪但酌酒,与媪创高躅。

宗武但收诗,清名销五福。

他时寻此翁,云深驾黄犊。

形式: 古风

翻译

秋风戏耍着寒露中的菊花,老树稀疏地分布在空旷的山谷。
疲倦的马匹想要休息,但征途的意愿却依然未满足。
山路蜿蜒,如同沿着桔槔行走,山涧溪流仿佛转动着多轴的机器。
人生就像一场百年长棋,忽然间已过半程。
当年不懂得文字,如今两鬓已斑白。
在外为客,宁可在家,没有忧虑扰乱内心。
我在东城建屋,四周有疏疏的菜园,像明玉般清晰可见。
夜晚,蛙声如卤部一般和谐,晚餐自得其乐,视之如肉。
何需做太乐丞那样的官职,清静的生活胜过竹林的清圣。
只需母亲斟酒,我们共享美酒,留下佳话。
宗武只管收集诗歌,清名足以消解五福。
将来寻找这位老人,他或许在云深处,骑着黄牛。

注释

秋飙:秋风。
寒菊:秋日的菊花。
老木:老树。
尪骖:疲倦的马。
征意:远行的意愿。
桔槔:古代汲取水的工具。
机轴:比喻山路的曲折。
百年一局棋:比喻漫长的人生。
歘尔:忽然。
双鬓:两鬓。
绿:斑白。
作客:在外为客。
在家:在家。
结庐:建造房屋。
疏畦:稀疏的菜园。
鸣蛙:蛙鸣。
卤部:古代音乐的分类之一。
太乐丞:古代官职,负责音乐事务。
清圣:清高圣洁。
属媪:对母亲说。
酌酒:斟酒。
清名:清白的名声。
五福:古代指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五种幸福。
他时:将来。
云深:云雾深处。
黄犊:黄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者在深山之中的生活情景。开篇"秋飙弄寒菊,老木疏空谷"便展现了一个萧瑟的秋日山谷景象,秋风轻拂着尚未凋零的菊花,而古老的树木间疏落成行,似乎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诗人通过这些自然景物的情形表达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山林的心境。

"尪骖疲欲休,征意元未足"则透露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因年迈体力不佳而感到疲惫,但对于远行探幽的兴致却仍然难以餍足。接着"山行循桔槔,涧走数机轴"继续描述了诗人在山中漫游的情景,其中“桔槔”是一种古代用于登山的工具,而“机轴”则是指山涧中的小溪流水之声。这些细节描写显示出诗人的生活环境和他与自然亲密接触的状态。

"百年一局棋,歘尔分半局"则是一种对生命短暂、人生如梦的感慨。诗中提到“百年”意味着时间的长短,而“一局棋”则是指人生的过程不过是一场游戏,这场游戏即使进行了很久,也只是一个个别的瞬间。"歘尔分半局"则更深化了这种感慨,似乎在说,即便是这短暂的人生旅程,我们也常常在途中停顿,不敢轻易前进。

接下来的"当时不识字,双鬓今定绿"是一种对过去无知和现今超然的自嘲。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无知,现在却已经头发斑白,但心态卻更加平和。

"作客宁在家, 无愁乱心曲"表达了诗人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和满足。他虽然身处异乡(作客),但内心却感到一种家的安稳与无忧无虑,这种情感如同清泉流过心田,洗涤掉所有杂念。

"结庐东城东,疏畦界明玉"描绘了诗人隐居的环境,他在东城之东建造了一间简陋的茅庐(结庐),而周围则是疏落的田地和清澈如玉的溪流。

"鸣蛙等卤部,晚食自当肉"则是一种对生活简单满足的表达。诗人并没有过多的奢望,只是在傍晚时分享用自己的晚餐,其中“鸣蛙”是指蛙声,而“卤部”则可能是烹饪的声响,显示出一种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

"岂须太乐丞,清圣贯渠竹"中,“岂须太乐丞”是一种问话,意味着诗人对于名利和世俗的荣华并不感到兴奋,他更追求的是“清圣贯渠竹”的一种精神境界,即通过品格高尚、心灵纯净来实现内心的平和。

"属媪但酌酒,与媪创高躅"则是诗人与山中妻子(属媪)共同享受简单生活的情景。他们一起品尝着自酿的美酒,共度良宵,同时也在山间建造了一处高耸的居所。

最后"宗武但收诗,清名销五福"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视和他对名誉的淡然。他的名字(宗武)虽然与军事有关,但他更专注于收集诗歌,这也反映出诗人的文艺情怀。而“清名销五福”则是说,尽管诗人拥有清净的名声,但这并不能换取世间所谓的五种福气(寿、富、安康、好德、满足所欲),显示了他对物质享受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隐居生活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精神追求。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生体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既自足又宁静的山中世界。

收录诗词(542)

李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石鼓寺晚归

野鸟音喧豗,苍栾翠轇轕。

冷光雪色陵云端,乱流江势侵天末。

蒙衲老僧初睡美,倚榻陂龙暗摇尾。

竹庵虎子呼未回,石灶茶烟寒不起。

阿昕爱山定忘返,我已兴穷归路晚。

悲风鸣雁一声声,眸寒更觉江城远。

形式: 古风

龙水板桥院

送腊温浓万井同,筠舆犹走万山中。

曝成枯菜依檐白,染出春衣映壁红。

掩豆豚肩仍岁俭,传觞酿瓮几家空。

不知新岁招陶否,待向江干送五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其二)

隔窗冷吹啸疏篁,颓云逼月色无光。

南邻昨歌今日哭,诀别未永相思长。

我今与之正同调,无锥能直九回肠。

呜呼二歌兮歌再曲,唧唧悲音断还续。

形式: 古风

龙兴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其四)

有弟有弟汴之阳,共失所怙心摧伤。

裁书黄耳送不到,道远未知存与亡。

岁云暮矣天苍苍,雁飞安得随汝行。

呜呼四歌兮歌愈急,漏天为我同时泣。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