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十一五绝(其三)

万里尚能来远道,一程那忍便分头。

鸟笼猿槛君应会,十步向前非我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即便相隔万里之遥也能来到这里,怎么忍心才同行了一程就要分别。
你应能理解身陷鸟笼猿栏的处境,再往前走十步就不是我的地盘了。

注释

万里:极言距离之远,形容路途遥远。
尚能:还能够。
来远道:从远方来到这里。
一程:一段路程,此处指刚刚开始同行不久。
那忍:怎么忍心,岂能忍心。
分头:分开,分别。
鸟笼猿槛:比喻受束缚或限制的环境,如同被关在笼中或栏里的鸟和猿。
君应会:你应该能够体会或理解。
十步:形容很短的距离,强调即将分离的紧迫。
向前:继续前行。
非我州:不是我的领地或管辖范围,比喻不再是自己熟悉或掌控的环境。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别李十一五绝》之三,表达了离别中的哀愁和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全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抒发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孤独感。

首句“万里尚能来远道”,描绘出一位旅者在遥远的道路上依旧前行的情景,表明即便是离别,也无法阻挡彼此之间情谊的深厚。这里,“万里”既指实际距离之远,又象征着心灵上的沟通无碍。

紧接着“一程那忍便分头”,则透露出旅者在每到达一个地点时,都会不禁想起与亲友的别离,情感随即涌上心头。这“一程”指的是旅途中的一个阶段,“那忍”表明无法抑制的情感波动,而“便分头”则是对这种情感的直白描绘。

第三句“鸟笼猿槛君应会”,通过“鸟笼”与“猿槛”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被限制和束缚的感觉。诗人借此表明,在这别离之际,即便是心中最自由的想法,也如同困在笼中的鸟儿或被锁在槛中的猿猴一样,被现实所束缚。

末句“十步向前非我州”,则更加深化了这种别离带来的异乡感。诗人通过“十步向前”这一小小的空间移动,来强调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步一步前进,也无法使得自己不再属于曾经熟悉的地方。这里的“我州”即指诗人心中的故土。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构建,成功捕捉了离别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是一首情真意切、艺术价值极高的绝句。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别李十一五绝(其四)

来时见我江南岸,今日送君江上头。

别后料添新梦寐,虎惊蛇伏是通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别李十一五绝(其五)

闻君欲去潜销骨,一夜暗添新白头。

明朝别后应肠断,独棹破船归到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别毅郎(其一)

尔爷只为一杯酒,此别那知死与生。

儿有何辜才七岁,亦教儿作瘴江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别毅郎(其二)

爱惜尔爷唯有我,我今憔悴望何人。

伤心自比笼中鹤,剪尽翅翎愁到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