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十一五绝(其四)

来时见我江南岸,今日送君江上头。

别后料添新梦寐,虎惊蛇伏是通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当初你来时相见在江南岸边,如今却在江边送你远行。
离别后想必你会常在梦中回忆,梦里虎惊蛇伏的地方就是我们要去的通州。

注释

来时:指朋友初到的时候。
江南岸:长江南岸,泛指南方地区。
今日:今天,现在。
送君:送你,君是对人的尊称。
别后:离别之后。
料添:预料会增添。
新梦寐:新的梦境,这里指对过去的回忆。
虎惊蛇伏:形容地方险恶,可能指通州路途艰难或环境复杂。
通州:地名,古时可能指某个具体的州郡,这里代指前行的目的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的《别李十一五绝(其四)》。在鉴赏这首诗时,我们可以看到诗人通过对比来时与别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不舍之意。

"来时见我江南岸,今日送君江上头。"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来时"和"今日"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江南岸迎接友人,现在却要在江上为友人的离去送行。这不仅是空间位置的变化,更是情感深度的体现。江南岸和江上头分别象征着相聚与别离的情境,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谊的珍视。

"别后料添新梦寐,虎惊蛇伏是通州。" 这两句则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深藏情感的心态。"别后料添新梦寐"表明在分别之后,诗人的思念之深,以至于连梦境都充满了对友人的想象。这不仅是对于现实的逃避,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慰藉。而"虎惊蛇伏是通州"则是一个比喻,意味着即使是在最普通、最平静的地方,也可能隐藏着激烈的情感波动。这里的"通州"象征了一种普遍性,即便是再平凡之处,也有着不为人知的深情。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和空间的巧妙运用,以及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于友谊的珍贵和对别离的无奈。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既细腻又深沉,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情感寄托手法。

收录诗词(887)

元稹(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 字:微之

相关古诗词

别李十一五绝(其五)

闻君欲去潜销骨,一夜暗添新白头。

明朝别后应肠断,独棹破船归到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别毅郎(其一)

尔爷只为一杯酒,此别那知死与生。

儿有何辜才七岁,亦教儿作瘴江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别毅郎(其二)

爱惜尔爷唯有我,我今憔悴望何人。

伤心自比笼中鹤,剪尽翅翎愁到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听妻弹别鹤操

别鹤声声怨夜弦,闻君此奏欲潸然。

商瞿五十知无子,更付琴书与仲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