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仲宝永兴乾耀提举捉贼

知君少以勇,曾向萧关战。

横刀突虏围,夺马伤胡箭。

当时独免归,猛毅边人羡。

今来提汉卒,寇盗清秦县。

未足贺功名,功名它日见。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翻译

我知道你年轻时就以勇敢出名,曾在萧关参与战斗。
手持大刀突破敌人的包围,抢夺敌人的马匹,还被胡箭所伤。
那次战斗中,你独自逃脱归来,英勇无畏让边疆的人们都羡慕。
如今你带领汉军,清剿了秦国境内的盗贼。
虽然现在的成就不足为贺,但未来的功名将会更加显著。

注释

知君:了解你。
萧关:古代边关名。
横刀:挥舞大刀。
虏围:敌人的包围圈。
猛毅:勇猛刚毅。
汉卒:汉军士兵。
寇盗:盗贼。
它日:将来某一天。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为赵仲宝提举捉贼的职务而作,表达了对赵仲宝英勇过去的赞扬和对他未来成就的期待。首句“知君少以勇”表明赵仲宝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接着“曾向萧关战”描绘了他曾在边关参与战斗的场景。"横刀突虏围,夺马伤胡箭"两句生动展现了赵仲宝在战场上的英勇与智谋,不仅突破敌围,还受了伤。

“当时独免归,猛毅边人羡”这两句赞赏赵仲宝在战斗中幸存并返回,他的勇敢和坚毅赢得了边疆人的敬佩。最后,“今来提汉卒,寇盗清秦县”描述了赵仲宝如今带领汉军,成功清剿盗贼,保一方安宁的情景。

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赞美,而是说“未足贺功名,功名它日见”,暗示赵仲宝的真正功绩将在未来的日子里更加显著。整首诗通过叙述赵仲宝的过去和现在,寄寓了对他的期许和对英雄业绩的期待。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赵虞部士宏知蜀州

春风跨腊至,雪作蝴蝶飞。

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

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

一饮一斗酒,决讼如发机。

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

形式: 古风

送家静寺丞知洛南

秦爱商于地,信美洛水南。

银铅与丹砂,凿山民争贪。

蜀客善制锦,当先务桑蚕。

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摘蔬有笋蕨,钓庖有岩潭。

颇同故乡味,将喜获所谙。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送徐无党归婺州

吴蚕吐柔丝,越女织美纨。

机杼固已勤,刀尺诚独难。

裁缝失分寸,长短为损残。

尝闻仲山甫,能补帝衮完。

衮完民衣足,天下无苦寒。

徐从信都学,染剪宜弃冠。

彼实山甫徒,尔亦非綷剜。

东归道自胜,人谁故时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徐州签判李廷评

曩者初见君,同来许昌幕。

今虽俱服除,独得王粲乐。

山东寇盗息,沛上风物博。

主人况豪英,樽俎不落莫。

行行无久留,归向骐驎阁。

形式: 古风 押[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