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虞部士宏知蜀州

春风跨腊至,雪作蝴蝶飞。

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

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

一饮一斗酒,决讼如发机。

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风吹过腊月来到,雪花像蝴蝶般翩翩起舞。
特别知道蜀地太守,他让雪花纷飞打湿了官服。
何时能在海棠花下,伴随着音乐和红袖佳人共聚。
一杯又一杯地畅饮,判决案件如同拉开机关一样迅速。
洛阳的花儿虽然美丽,但任由杜鹃鸟的啼鸣声陪伴。

注释

蝴蝶飞: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蜀太守:指蜀地的行政长官。
撩乱:搅扰,打乱。
海棠下:海棠树下的美好场景。
歌管:音乐和歌舞。
决讼:判决诉讼。
发机:比喻快速而准确。
洛阳花:洛阳地区的花朵。
杜鹃啼:杜鹃鸟的叫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送赵虞部士宏知蜀州》,描绘了春天来到蜀地的情景。首句“春风跨腊至”形象地写出冬末春初之际,春风悄然降临,暗示着严冬的结束和生机的复苏。次句“雪作蝴蝶飞”,以雪花比喻春风中的轻盈飘逸,富有动态美。

接着,“偏知蜀太守,撩乱扑行衣”两句,通过写蜀地官员赵虞部士宏感受到春意,雪花纷飞打在衣服上,生动展现了他即将赴任时的心情,既有期待又有忙碌之感。

后半部分,“何当海棠下,歌管红袖围”想象赵虞部士宏在蜀州赏海棠花开时,周围会有音乐和佳人相伴,生活将充满欢乐。而“一饮一斗酒,决讼如发机”则表达了对他的祝愿,希望他在处理政务时能如饮酒般痛快利落,判决公正。

最后两句“洛阳花自好,听从杜鹃啼”,以洛阳的花儿独自盛开,引出杜鹃鸟的啼鸣,寓言友人虽远离,但美好的事物和故土的情感仍会伴随他,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春风、雪花、海棠和杜鹃等意象,既描绘了蜀州的春景,也寄寓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仕途的期许。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送家静寺丞知洛南

秦爱商于地,信美洛水南。

银铅与丹砂,凿山民争贪。

蜀客善制锦,当先务桑蚕。

衣老以及少,使煦如春酣。

摘蔬有笋蕨,钓庖有岩潭。

颇同故乡味,将喜获所谙。

形式: 古风 押[覃]韵

送徐无党归婺州

吴蚕吐柔丝,越女织美纨。

机杼固已勤,刀尺诚独难。

裁缝失分寸,长短为损残。

尝闻仲山甫,能补帝衮完。

衮完民衣足,天下无苦寒。

徐从信都学,染剪宜弃冠。

彼实山甫徒,尔亦非綷剜。

东归道自胜,人谁故时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送徐州签判李廷评

曩者初见君,同来许昌幕。

今虽俱服除,独得王粲乐。

山东寇盗息,沛上风物博。

主人况豪英,樽俎不落莫。

行行无久留,归向骐驎阁。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送徐绛秘校罢泾尉而归

去年茶熟君得补,今来茶熟君已去。

心曾不计茶有无,隼在高风自腾翥。

昨日我送吴侯归,未忍重临离别处。

不若群公怜祢衡,相逐纵横唯柳絮。

形式: 古风 押[御]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