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
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
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
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
此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的往事,以及通过书信传达思念之情。首句“此心曾与木兰舟,直到天南潮水头”表明诗人内心深处仍保留着与木兰舟同行至天南潮水头的记忆,展现了对往昔的缅怀和对远方朋友的情谊。
接着,“隔岭篇章来华岳,出关书信过泷流”则写出了诗人通过书信跨越山川河流与友人保持联系的场景。这里的“篇章”指的是诗人的文字,而“华岳”、“泷流”则是地理之名,用以衬托通信的不易。
第三句“峰悬驿路残云断,海浸城根老树秋”描绘了一幅边塞风光图,通过“峰悬驿路”、“残云断”和“海浸城根老树秋”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感慨。
最后,“一夕瘴烟风卷尽,月明初上浪西楼”则写出了夜晚瘴烟被风吹散,一轮明月初升之际,诗人独自登上西楼的景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反映了诗人的孤寂与思念。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精妙描写和内心世界的微妙抒情,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友谊之美。
不详
唐代诗人。汉族。早年出家为僧。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中秋期夕望,虚室省相容。
北斗生清漏,南山出碧重。
露寒鸠宿竹,鸿过月圆钟。
此夜情应切,衡阳旧住峰。
来时乖面别,终日使人惭。
易记卷中句,难忘灯下谈。
湿苔黏树瘿,瀑布溅房庵。
音信如相惠,移居古井南。
近来唯一食,树下掩禅扉。
落日寒山磬,多年坏衲衣。
白须长更剃,青霭远还归。
仍说游南岳,经行是息机。
鹭雏相逐出深笼,顶各有丝茎数同。
洒石多霜移足冷,隔城远树挂巢空。
其如尽在滩声外,何似双飞浦色中。
见此池潭卿自凿,清泠太液底潜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