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白发

我年三十馀,早巳见白发。

白发宁堪悲,所忧天真滑。

天真果尔完,夕死亦何阙。

一息胜千金,可以虚岁月。

大道无旁门,主敬罔所越。

此敬苟不存,济川失其筏。

屋漏独惺然,凛凛对鈇钺。

终日介石坚,泰定天光发。

□□嗜欲生,□性之劓刖。

冥鲲化天池,尺波奚足歇。

人生能几何,卮漏元神竭。

圣途万里长,望燕莫驾粤。

形式: 古风 押[月]韵

翻译

我已经三十多岁了,早就看见了白发。
白发已经让人悲伤,更担忧的是纯真逐渐消逝。
如果纯真真的消失,即使晚景凄凉又有什么遗憾呢。
每喘息都无比珍贵,足以填补流逝的时光。
大道没有旁门左道,保持敬畏之心是不变的原则。
如果没有这种敬畏,就像渡河失去了舟筏。
即使在屋漏之下,我也清醒如故,面对严峻的考验。
我整天坚定如磐石,泰然面对生活的挑战。
欲望如同被割去肢体,阻碍了本性的自然流露。
深海之鲲化为天池,微小的波澜又怎能满足。
人生能有多少时日,生命之泉终将干涸。
圣贤之路漫长遥远,希望如燕难以跨越广东。

注释

白发:指年纪大、头发变白。
天真:此处指纯真或未经世故的品质。
一息:一口气,比喻生命的短暂。
大道:指人生的正道、真理。
主敬:强调内心的敬畏和庄重。
济川:渡河、过河。
屋漏:形容居处简陋,也暗指困境。
嗜欲:强烈的欲望。
劓刖:古代酷刑,比喻割舍欲望。
冥鲲:深海中的大鱼,象征宏大理想。
粤:古代中国南方的一个省份,这里泛指远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三十岁左右的中年人对生命、时间和修养态度的深刻感悟。诗人通过白发的比喻,表达了对人生易逝的无奈以及对内心真实状态的关注。"天真果尔完,夕死亦何阙"透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豁达态度,认为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完整,即使在生命结束时也不留遗憾。

诗中还强调了修养的重要性,"大道无旁门,主敬罔所越"表明只有通过真诚的态度和不偏离正道的坚持,才能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而"此敬苟不存,济川失其筏"则是说如果缺少了这种真诚的修养,就如同渡河时失去了依靠的筏子,无所适从。

接下来的部分"屋漏独惺然,凛凛对鈇钺。终日介石坚,泰定天光发"描绘了一种在严寒孤寂中仍能保持坚韧不拔、内心之光照耀的境界。

诗人接着表达了对嗜欲和本性的批判,以及通过修养来超越世俗的愿望。最后,"圣途万里长,望燕莫驾粤"则是在表达人生短暂,追求圣贤之道是一场漫长且艰难的旅程,不应被世俗的欲望所羁绊。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鲜明的人生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精神修养以及超越尘世的追求。

收录诗词(49)

王以悟(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翩翩水中舟

翩翩水中舟,既满何用载。

主舟者谁子,无乃忽于败。

兼济虽期仁,过任适为害。

自是人致然,已溺何足怪。

形式: 古风

蕲口道中三首(其三)

维舟溯江流,人力与水争。

回视东下人,恍如御风行。

谁能倒长江,奔泻暂西倾。

聊用快客意,何惮鱼龙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蕲口道中三首(其二)

稍稍江上雨,声入窗壁寒。

悄悄舟中人,曲肘自枕眠。

安卧不成寐,起坐浩长叹。

离家日逾百,行路忽巳千。

昔与燕俱来,今见北雁还。

道里苦不通,寄书如弃捐。

风水相喷薄,归期渺无端。

空令秋夜梦,反覆如循环。

形式: 古风

蕲口道中三首(其一)

舟行邈栖迟,江流潏排荡。

鱼惊跃或出,鹭下飞何飏。

交游偶相舍,偃息聊自放。

回首失匡庐,云霏暮方上。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