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哭者

昨日南邻哭,哭声一何苦。

云是妻哭夫,夫年二十五。

今朝北里哭,哭声又何切。

云是母哭儿,儿年十七八。

四邻尚如此,天下多夭折。

乃知浮世人,少得垂白发。

余今过四十,念彼聊自悦。

从此明镜中,不嫌头似雪。

形式: 古风

翻译

昨天邻居在南方哭泣,哭声是多么凄苦。
说是妻子在哭她的丈夫,丈夫才二十五岁。
今天在北方又有哭声,哭声同样很悲切。
说是母亲在哭她的儿子,儿子大约十七八岁。
四周的邻居都是这样,世间有许多早逝的人。
才知道世上的浮华人,很少能活到头发白了。
我现在已过四十岁,想到这些心里稍有安慰。
从今以后照镜子,不再嫌弃头像雪一样白。

注释

昨日:前一天。
南邻:住在南边的邻居。
一何:多么。
云:说是。
夫:丈夫。
年二十五:二十五岁。
今朝:今天。
北里:住在北边的邻居。
又何切:又多么悲痛。
儿年十七八:儿子大约十七八岁。
四邻:周围的邻居。
尚:还。
夭折:指早逝。
浮世人:指生活在世上的人。
少得:很少能够。
垂白发:头发白了,指长寿。
余:我。
过四十:超过四十岁。
聊自悦:稍微自我安慰。
从此:从今往后。
明镜中:照镜子的时候。
不嫌:不讨厌。
头似雪:头发像雪一样白。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人生苦短的感慨。通过描述邻里间发生的悲伤事件,诗人点出了人生的脆弱和死亡的普遍性。诗中“四邻尚如此,天下多夭折”两句强调了这种现象在周围环境中的普遍存在,同时也映射出整个社会的真实写照。

诗人的自我安慰则体现在最后几句,“余今过四十,念彼聊自悦。从此明镜中,不嫌头似雪。”这里透露出一种对年龄增长和白发的接受态度,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顺应,也反映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的人生哲学。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具体生动的描写传达了深刻的主题思想。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时予亦宿崔家依仁新亭一宵偶同两兴暗合因而成咏聊以写怀

陋巷掩弊庐,高居敞华屋。

新昌七株松,依仁万茎竹。

松前月台白,竹下风池绿。

君向我斋眠,我在君亭宿。

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独。

何必本主人,两心聊自足。

形式: 古风

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

我病卧渭北,君老谪巴东。

相悲一长叹,薄命与君同。

既叹还自哂,哂叹两未终。

后心诮前意,所见何迷蒙。

人生大块间,如鸿毛在风。

或飘青云上,或落泥涂中。

衮服相天下,傥来非我通。

布衣委草莽,偶去非吾穷。

外物不可必,中怀须自空。

无令怏怏气,留滞在心胸。

形式: 古风

除官去未间

除官去未间,半月恣游讨。

朝寻霞外寺,暮宿波上岛。

新树少于松,平湖半连草。

跻攀有次第,赏玩无昏早。

有时骑马醉,兀兀冥天造。

穷通与生死,其奈吾怀抱。

江山信为美,齿发行将老。

在郡诚未厌,归乡去亦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除官赴阙留赠微之

去年十月半,君来过浙东。

今年五月尽,我发向关中。

两乡默默心相别,一水盈盈路不通。

从此津人应省事,寂寥无复递诗筒。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