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崔十八宿予新昌弊宅时予亦宿崔家依仁新亭一宵偶同两兴暗合因而成咏聊以写怀

陋巷掩弊庐,高居敞华屋。

新昌七株松,依仁万茎竹。

松前月台白,竹下风池绿。

君向我斋眠,我在君亭宿。

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独。

何必本主人,两心聊自足。

形式: 古风

翻译

破旧的小巷遮蔽着简陋的房屋,高高的地方敞开着豪华的住宅。
新昌地方有七棵松树,旁边围绕着无数的翠竹。
松树前的月台洁白无瑕,竹子下的风池碧绿如玉。
你在我简陋的书斋中安眠,我在你的亭子里过夜。
我们一生都有些微小的志趣,彼此都多享受些清幽与孤独。
不必是房屋的主人,两颗心的满足就已经足够了。

注释

陋巷:破旧的小巷。
弊庐:破旧的房屋。
高居:高处的住所。
华屋:华丽的房屋。
新昌:地名。
七株松:七棵松树。
依仁:地名,或表示靠近仁德之地。
万茎竹:很多根竹子。
月台:供赏月的平台。
风池:有风的池塘。
君:你。
我斋:我的书斋。
君亭:你的亭子。
微尚:微小的志向或情趣。
幽独:清幽与孤独的状态。
何必:何必在乎是否。
本主人:真正的主人。
两心:两人的内心。
聊自足:稍微感到满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状态。开头"陋巷掩弊庐,高居敞华屋"写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简陋与高雅两重面貌,这是对比手法的运用,通过对照突显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然。接着"新昌七株松,依仁万茎竹"则描绘了自然景物,其中“新昌”、“依仁”等字眼透露出诗人对于这个地方的情感寄托。这两句通过具体的数字和地点名称,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松前月台白,竹下风池绿"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美丽。这里的“月台”、“风池”则是诗人情感的外化,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融入自然的心境。

"君向我斋眠,我在君亭宿"显示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和信任。这两句通过简单明了的叙述,展现了一个宁静的夜晚场景,同时也透露出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平生有微尚,彼此多幽独"则表达了一种生活态度,即在世俗纷扰中保持内心的独立和纯净。这里的“微尚”指的是诗人的某种追求或理想,而“幽独”则是这种态度的外化。

最后"何必本主人,两心聊自足"意味着诗人并不在意物质所有权,只要内心充实就好。这句话强调了精神上的满足和自由,是对前文描述的一种总结和升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闻庾七左降因咏所怀

我病卧渭北,君老谪巴东。

相悲一长叹,薄命与君同。

既叹还自哂,哂叹两未终。

后心诮前意,所见何迷蒙。

人生大块间,如鸿毛在风。

或飘青云上,或落泥涂中。

衮服相天下,傥来非我通。

布衣委草莽,偶去非吾穷。

外物不可必,中怀须自空。

无令怏怏气,留滞在心胸。

形式: 古风

除官去未间

除官去未间,半月恣游讨。

朝寻霞外寺,暮宿波上岛。

新树少于松,平湖半连草。

跻攀有次第,赏玩无昏早。

有时骑马醉,兀兀冥天造。

穷通与生死,其奈吾怀抱。

江山信为美,齿发行将老。

在郡诚未厌,归乡去亦好。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除官赴阙留赠微之

去年十月半,君来过浙东。

今年五月尽,我发向关中。

两乡默默心相别,一水盈盈路不通。

从此津人应省事,寂寥无复递诗筒。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食后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