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

采莲女儿避残热,隔夜相期侵早发。

指剥春葱腕似雪,画桡轻拨蒲根月。

兰舟迟速有输赢,先到河湾赌何物。

才到河湾分首去,散在花间不知处。

形式: 古风

翻译

采莲的姑娘们躲避盛夏余热,约定在拂晓时分提前出发。
她们的手指像春天的葱白一样纤细,手腕洁白如雪,在轻轻划动船桨时搅动了蒲草旁的月影。
装饰华美的小船比赛速度,有快有慢,先到达河湾的人会赌些什么呢?
刚到达河湾就各自分开离去,散落在荷花丛中,让人不知所踪。

注释

采莲:采摘莲花。
女儿:姑娘们。
避残热:避开残留的暑热。
隔夜相期:前一天晚上相互约定。
侵早:天刚亮的时候。
指剥春葱:手指像剥开的春葱般纤细嫩白。
腕似雪:手腕白得像雪一样。
画桡:装饰华美的船桨。
蒲根月:藏在蒲草根部的月影。
兰舟:此处指装饰精美的小船。
迟速:快慢。
输赢:胜负。
河湾:河流的弯曲处。
分首去:分别离开。
散在花间:分散在荷花丛中。
不知处:不知道她们去了哪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采莲图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开篇“采莲女儿避残热”透露出炎热季节中人们寻求凉爽的场景,而“隔夜相期侵早发”则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态,反映出一种期待与希望。

接着,“指剥春葱腕似雪”用鲜明的比喻形象展现了采莲女孩的手白嫩如同剥去春天青葱叶后的内层般纯洁。“画桡轻拨蒲根月”则描绘出采莲工具与水中植物相触的细腻场景,通过“画桡”二字传递了采莲动作的轻柔和艺术性,同时也暗示了夜晚的宁静,借“月”字渲染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兰舟迟速有输赢”中的“兰舟”通常指的是采莲用的小船,这里用来比喻采莲人的情感状态,而“迟速有输赢”则隐喻了生活中人与自然、情感的互动和得失。

“先到河湾赌何物”一句,通过对话的形式增加了诗歌的戏剧性,同时也引出了接下来的情节。“才到河湾分首去,散在花间不知处”则描绘出采莲后将莲花分配的情景,最后的“散在花间不知处”不仅是对物质的自然分发,也象征着人生境遇的无常和美好的生活片段最终都会消散在时间的河流中。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其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思的农村采莲场景。

收录诗词(341)

方干(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 号:玄英
  • 籍贯:睦州青溪(今淳安)
  • 生卒年:809—888

相关古诗词

哭王大夫

俗人皆嫉谢临川,果中常情□□□。

为政旧规方利国,降生直性已归天。

岘亭惋咽知无极,渭曲馨香莫计年。

从此心丧应毕世,忍看坟草读残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桐庐江阁

风烟百变无定态,缅想画人虚损心。

卷箔槛前沙鸟散,垂钩床下锦鳞沈。

白云野寺凌晨磬,红树孤村遥夜砧。

此地四时抛不得,非唯盛暑事开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谢王大夫奏表

非唯言下变荣衰,大海可倾山可移。

如剖夜光归暗室,似驱春气入寒枝。

死灰到底翻腾焰,朽骨随头却长肥。

便杀微躬复何益,生成恩重报无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漳州于使君罢郡如之任漳南去上国二十四州使君无非亲故

漳南罢郡如之任,二十四州相次迎。

泊岸旗幡邮吏拜,连山风雨探人行。

月中倚棹吟渔浦,花底垂鞭醉凤城。

圣主此时思共理,又应何处救苍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