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可怜饮啄镇随阳,何处闻时最断肠。
万里波涛九秋后,五更风雨一灯旁。
乾坤莽莽连舟楫,缯缴纷纷羃稻梁。
安得人同羁旅意,悠悠南北不相伤。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听到雁叫时的孤独与哀伤之情。"可怜饮啄镇随阳,何处闻时最断肠"表达了听到雁声时心中的凄楚,仿佛那声音来自遥远的地方,最能触动诗人的心弦。
"万里波涛九秋后,五更风雨一灯旁"则描绘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孤独感。万里的波涛和九秋的流逝,都是时间长河中无法挽回的变化,而诗人却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独自点燃一盏灯光,显得更加孤单。
"乾坤莽莽连舟楫,缯缛纷纷羃稻梁"中的"乾坤"指天地,"莽莽"形容事物的繁多或混沌状态,"连舟楫"则是船只相连接的样子。"缯缛"意指牵绊和纠葛,而"羃稻梁"则可能指的是古代的桥梁。这两句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强化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与迷茫。
最后,"安得人同羁旅意,悠悠南北不相伤"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找到与自己有相同情感的人的渴望。"羁旅"指的是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而"悠悠"则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感慨。整句话传达了一种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希望即使相隔南北,也能彼此理解、不再相互伤害的情愫。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雁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哀伤,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于理解和共鸣的人的情感渴望。
不详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庭前佳树绿阴成,树杪飞鸦去就轻。
自顾主人无败德,岂嫌尔口有凶声。
平生直道常多祸,两耳清风一听鸣。
辄莫为人轻自重,须知弹射易忘生。
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
寒侵骐骥应方瘦,蠹满楩楠岂易荣。
小阁昼闲书帙乱,画堂风静药罗声。
北山扶杖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北邙山下一孤坟,流落三千绮丽文。
后世声名高白日,当年荣利等浮云。
屏除忧愤归禅寂,消遣光阴在酒醺。
若使篇章深李杜,竹符还不到君分。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镵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馀孤冢耒江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