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鸣

庭前佳树绿阴成,树杪飞鸦去就轻。

自顾主人无败德,岂嫌尔口有凶声。

平生直道常多祸,两耳清风一听鸣。

辄莫为人轻自重,须知弹射易忘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庭院前的佳树绿荫浓密,树梢上的乌鸦飞翔轻盈。
我自问主人品行端正,怎会嫌弃你嘴里的恶言。
一生坚持正直往往会招来灾祸,只愿倾听清风中的鸟鸣。
切勿轻易被人看轻自己,须知他人弹劾容易让人忘记生命的价值。

注释

庭前:庭院前面。
佳树:美好的树木。
绿阴成:绿荫浓密。
树杪:树梢。
飞鸦:飞翔的乌鸦。
去就轻:飞翔轻盈。
自顾:自问。
主人:自己。
败德:品行败坏。
岂嫌:怎会嫌弃。
凶声:恶言。
平生:一生。
直道:正直之道。
常多祸:常常招致灾祸。
两耳清风:倾听清风。
一听鸣:倾听鸟鸣。
辄莫:切勿。
为:被。
人轻自重:被人看轻自己。
须知:必须知道。
弹射:弹劾。
易忘生:容易让人忘记生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守清高的生活态度。开篇“庭前佳树绿阴成,树杪飞鸦去就轻”两句,通过对庭院中美丽树木和黑鸦飞翔场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安逸的氛围,"轻"字用得极妙,既形容了叶间微风的细腻,也暗示了一种无忧无虑的心境。

接着,“自顾主人无败德,岂嫌尔口有凶声”表明诗人认为自己品行无亏,不会因为旁人的贬低或诽谤而受到影响。这里的“主人”指代诗人本身,而“尔口有凶声”则是对那些不怀好意之言的轻蔑。

“平生直道常多祸,两耳清风一听鸣”进一步表达了诗人的性格和处世哲学。作为一个直言不讳的人,他习惯了直面真相,即使这样做往往会招致麻烦,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而“两耳清风一听鸣”则是对那些无关痛痒、虚名浮利之声的漠视。

最后,“辄莫为人轻自重,须知弹射易忘生”告诫读者不要因为别人的看法而轻率地增加自己的负担。这里的“弹射”意指箭一般射向目标,比喻那些无情的攻击和诽谤,而“易忘生”则是提醒人们不要因这些外界的干扰而失去对生命本质的认识。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宁静致远的情怀,体现了诗人面对社会纷争时所持有的超脱与坚守。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病中

十日身无一日宁,病源知向百忧生。

寒侵骐骥应方瘦,蠹满楩楠岂易荣。

小阁昼闲书帙乱,画堂风静药罗声。

北山扶杖终归去,寄语岩猿莫晓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读白乐天集

北邙山下一孤坟,流落三千绮丽文。

后世声名高白日,当年荣利等浮云。

屏除忧愤归禅寂,消遣光阴在酒醺。

若使篇章深李杜,竹符还不到君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读老杜诗集

气吞风雅妙无伦,碌碌当年不见珍。

自是古贤因发愤,非关诗道可穷人。

镌镵物象三千首,照耀乾坤四百春。

寂寞有名身后事,惟馀孤冢耒江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读孟子

去梁无故又辞齐,弟子纷纷益不知。

天下未平虽我事,己身已枉更何为。

后来谁是闻风者,当世何尝不召师。

士要自高无顾世,遗编今亦有人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