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林逋诗后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渌。

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了然光可烛。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西台差少肉。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形式: 古风

翻译

吴人生长在湖山深曲处,呼吸着湖光饮的是青山翠绿。
不用说超然世外的隐士,连奴仆女贩都清如冰玉。
林先生并不是隔绝凡尘的人,天生就神清骨冷资质脱俗。
我不认识林先生却曾经梦见,目光清炯照人犹如明烛。
遗留的诗篇和墨迹处处都有,环绕着西湖总也看不足。
诗歌像孟郊但没有寒苦格调,书法似李建中笔力瘦硬刚拙。
平生高尚的风节无人能继,临终时精微的言语还值得记录。
自己说没有写过封禅书一类的东西,难道他还肯把叹老嗟悲的诗句写出?
我笑江南人并不好事,倒喜欢建造祠堂依傍着修竹。
不然就该让林先生的像配水仙王,将一盏寒泉一支秋菊向他献上。

注释

吴侬:吴语自称或称人为“侬”,此泛指江南人。
曲,一作“麓”。
渌:水清。
隐君子:隐居逃避尘世的人。
佣儿:一作“佣奴”。
贩妇:女商贩。
可是:岂是。
神清:谓心神清朗。
了然:谓眼珠明亮。
东野:指唐代诗人孟郊。
西台:指宋书法家李建中,字得中,蜀人,善真行书,曾掌西京(洛阳)留司御史台,故称李西台或李留台。
微言:精微的言论。
白头曲:《西京杂记》云:“相如将聘茂陵女为妾,卓文君作《白头吟》以自绝,相如乃止。
”此处白头曲借指伤老嗟卑的诗歌。
水仙王:西湖旁有水仙王庙,祀钱塘龙君,故称钱塘龙君为水仙王。
荐:遇时节供时物而祭。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巨匠苏轼(苏东坡)所作,名为《书林逋诗后》。从诗中可以看出苏轼对当时诗人林逋的作品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通过自己的感受和理解,对林逋的诗歌风格进行了鉴赏。

"吴侬生长湖山曲,呼吸湖光饮山绿。" 这两句描绘了林逋所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不论世外隐君子,佣儿贩妇皆冰玉。" 表现了诗人眼中的世界观,即使是平凡的人物,在他的笔下也变得高洁如冰玉。

接下来的"先生可是绝俗人,神清骨冷无由俗。" 一句赞美林逋超脱尘世,不染尘俗。接着的"我不识君曾梦见,瞳子瞭然光可烛。" 表达了苏轼对林逋诗作的惊叹和景仰之情。

"遗篇妙字处处有,步绕西湖看不足。" 这两句写出了苏轼游览西湖时,对林逾留下的诗篇赞赏有加,无论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诗中妙意的充盈。"诗如东野不言寒,书似留台差少肉。" 比喻林逋的诗歌如同东野之地虽未言及寒冷却自有清凉之气,而他的书法则如同留台(唐代书法家)之作,虽然在笔力上不及其人,但仍显得生动有致。

"平生高节已难继,将死微言犹可录。" 这两句表达了林逋一生坚守高洁品格,即便是临终前,也还能留下令人珍贵的遗言。"自言不作封禅书,更肯悲吟白头曲。" 林逋虽未尝试写过封建禅宗的经典,但他的诗中充满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悲凉。

最后两句"我笑吴人不好事,好作祠堂傍修竹。" 苏轼在此轻讽当地人士只顾修建祠堂种植竹子,而不重视文化遗产和精神追求。而"不然配食水仙王,一盏寒泉荐秋菊。" 则是说林逋的诗作本应配享于仙境,与清凉的泉水和秋天的菊花相得益彰,表达了对林逾作品的极高评价。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苏轼对林逋诗歌艺术的深刻理解,也反映出他自己对诗词、书法乃至人生哲学等方面的见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仲伯达

归山岁月苦无多,尚有丹砂奈老何。

绣谷只应花自染,镜潭长与月相磨。

君方傍海看初日,我已横江击素波。

人不我知斯我贵,不须雷雨起龙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过文觉显公房

斓斑碎玉养菖蒲,一勺清泉满石盂。

净几明窗书小楷,便同《尔雅》注虫鱼。

形式: 七言绝句

云师无著自金陵来,见余广陵,且遗余《支遁鹰马图》。将归,以诗送之,且还其画

道人自嫌三世将,弃家十年今始壮。

玉骨犹寒富贵馀,漆瞳已照人天上。

去年相见古长干,众中矫矫如翔鸾。

今年过我江西寺,病瘦已作霜松寒。

朱颜不办供岁月,风中蒿火汤中雪。

好问君家黄面翁,乞得摩尼照生灭。

莫学王郎与支遁,臂鹰走马怜神骏。

还君画图君自收,不如木人骑土牛。

形式: 古风

归宜兴,留题竹西寺三首(其一)

十年归梦寄西风,此去真为田舍翁。

剩觅蜀冈新井水,要携乡味过江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