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知客

虚明一念洗粉埃,眼在髑髅眉底开。

玉凤衔华春不老,金鸡唤月梦初回。

匣中古剑光干斗,壁上寒梭蛰破雷。

佛祖入廛成化事,那嫌榼?鼻头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宗知客”为题,由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心灵净化的画面。首句“虚明一念洗粉埃”,以“虚明”形容心境的清明,通过“洗粉埃”表达去除杂念、心灵纯净的过程。接下来,“眼在髑髅眉底开”一句,运用奇特的比喻,将眼睛比作从骷髅的眉底睁开,寓意心灵的觉醒与洞察力的提升。

“玉凤衔华春不老,金鸡唤月梦初回”两句,以自然界的美好景象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和谐。玉凤象征着高洁与祥瑞,其衔华的动作仿佛是引领人们进入一个永恒的春天;金鸡唤月则暗示着梦境的回归,寓意心灵的觉醒与现实世界的连接。

“匣中古剑光干斗,壁上寒梭蛰破雷”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内心力量与智慧的描绘。古剑的光芒直射斗宿,象征着内在力量的强大与坚定;而壁上的寒梭破雷,则暗示着智慧的敏锐与穿透力,能够打破心中的障碍与束缚。

最后,“佛祖入廛成化事,那嫌榼?鼻头堆”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法实践与世俗生活的态度。佛祖入廛,意味着佛法与世俗生活的融合,强调了修行与日常生活的统一。同时,诗人以“那嫌榼?鼻头堆”自问自答,表达了对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认为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与挑战,也不应过于在意,应当保持内心的平静与豁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内心体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佛教思想中的空灵与智慧,以及对生活态度的平和与洒脱。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祖印渐长老写师像求赞

面孔谁传,身心自然。鉴含万像,海吞百川。

锦机动而綵丝度,玉线透而金针联。

说法借口,嚇人空拳。

平等莫移兮任鹤长而凫短,纵横从变兮爻坤断而乾连。

形式: 押[先]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三十)

坐曲木床,握乌藤杖。

铸佛祖之楷模,活丛林之气像。

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

形式: 押[养]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七十三)

神静气清,心空眼明。诸尘中豁落,万像里峥嵘。

去而随,来而迎。三世竖,十方横。

风吹便倒须相信,恰恰谁曾与物争。

形式: 押[庚]韵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其一三○)

观身因缘,芭蕉不坚。悟世幻化,木槿之谢。

舒丛林之气兮时节长春,分密室之灯兮光明不夜。

应物现形,见闻闲暇。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