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坐曲木床,握乌藤杖。
铸佛祖之楷模,活丛林之气像。
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
这首诗以禅宗的语汇和形象,展现了高深的哲理与生动的修道情境。诗人通过“坐曲木床,握乌藤杖”描绘了修行者简朴而专注的生活状态,暗示着在日常生活中体悟真理的重要性。接着,“铸佛祖之楷模,活丛林之气像”则表达了追求内在精神的完善,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
“你莫来虎口撩须,谁更敢蛇头揩痒”这两句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警示人们在修行过程中要警惕外来的诱惑与干扰,强调了保持内心清净、不被外界所动的重要性。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禅宗的智慧,也蕴含了对生活态度和修行方法的深刻思考。
不详
神静气清,心空眼明。诸尘中豁落,万像里峥嵘。
去而随,来而迎。三世竖,十方横。
风吹便倒须相信,恰恰谁曾与物争。
观身因缘,芭蕉不坚。悟世幻化,木槿之谢。
舒丛林之气兮时节长春,分密室之灯兮光明不夜。
应物现形,见闻闲暇。
三世混融,据本来而合同。
六门变通,在今日而亡功。
下钱胡饼案,放手馒头笼。
南山起云兮北山下雨,古佛露柱兮互换家风。
容颜甚奇妙,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今复还亲觐。
黄鹤楼前共语时,白蘋红蓼对江湄。
衷肠已诉无人会,惟有清风明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