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转行

华屋重翠幄,绮席雕象床。

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

炉气暗裴徊,寒灯背斜光。

妍姿结宵态,寝臂幽梦长。

宛转复宛转,忆君更未央。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华丽的房屋如绿色的帷帐,精致的床铺雕刻着象形图案。
远处的漏壶报时声稀疏,薄被下半夜已感到凉意。
炉火微弱地摇曳,寒光照在昏暗的灯光上。
美丽的姿态在夜晚更加明显,手臂枕在枕头上做着悠长的梦。
辗转反侧,思绪万千,对你的思念无尽无休。

注释

华屋:豪华的房屋。
翠幄:绿色的帷帐。
绮席:精美的床席。
雕象床:雕刻有图案的床。
远漏:远处的计时器。
微更疏:时间过得缓慢而稀疏。
薄衾:薄薄的被子。
中夜:半夜。
炉气:炉火的气息。
裴徊:摇曳不定。
寒灯:寒冷的灯火。
斜光:斜照的光线。
妍姿:美丽的姿态。
宵态:夜晚的姿态。
寝臂:枕着手臂。
幽梦:深沉的梦境。
宛转:辗转反侧。
未央:无穷无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思念之情的氛围。开篇华屋重翠幄、绮席雕象床,是对内室奢华装饰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富贵的私密空间。但随后的远漏微更疏、薄衾中夜凉,则转而表现了夜深人静之时的清冷与孤寂。炉气暗裴徊、寒灯背斜光,更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和冷清。

至于"妍姿结宵态,寝臂幽梦长"一句,则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深情和难以自已。宛转复宛转,忆君更未央,是整首诗的高潮,也是情感的集中体现。这一段落通过反复婉转的情意和无法平息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远方所爱之人的深沉怀念。

收录诗词(441)

张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汉族,郡望苏州吴(今江苏苏州)。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籍贯考辨》认为,韩愈所说的“吴郡”乃谓其郡望,并引《新唐书·传》、《唐诗纪事》、《舆地纪胜》等史传材料,驳苏州之说而定为乌江人

  • 字:文昌
  •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 生卒年:约767~约830

相关古诗词

废居行

胡马崩腾满阡陌,都人避乱唯空宅。

宅边青桑垂宛宛,野蚕食叶还成茧。

黄雀衔草入燕窠,啧啧啾啾白日晚。

去时禾黍埋地中,饥兵掘土翻重重。

鸱枭养子庭树上,曲墙空屋多旋风。

乱定几人还本土,唯有官家重作主。

形式: 古风

废瑟词

古瑟在匣谁复识,玉柱颠倒朱丝黑。

千年曲谱不分明,乐府无人传正声。

秋虫暗穿尘作色,腹中不辨工人名。

几时天下复古乐,此瑟还奏云门曲。

形式: 古风

征妇怨

九月匈奴杀边将,汉军全没辽水上。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妇人依倚子与夫,同居贫贱心亦舒。

夫死战场子在腹,妾身虽存如昼烛。

形式: 古风

泗水行

泗水流急石纂纂,鲤鱼上下红尾短。

春冰销散日华满,行舟往来浮桥断。

城边鱼市人早行,水烟漠漠多棹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