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红杏枝头花几许?啼痕止恨清明雨。
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飞燕又将归信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这首词描绘的是一个女子在春寒料峭中独自思虑的情感世界。"欲减罗衣寒未去",写出了女子想要换上轻薄衣物却仍感凉意,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内心的孤寂。"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通过不卷珠帘的动作,传达出她不愿被打扰的静谧和深藏的情感。
"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描绘了杏花凋零,清明雨滴落的凄清景象,寓言了女子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哀愁,以及对清明时节雨声带来的哀伤情绪。
"尽日沉香烟一缕",通过沉香袅袅的烟雾,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压抑的氛围,反映了女子整日沉浸在思念中的状态。"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借宿醉来延缓清醒,表达了她对春情的深深困扰和无法排解的愁绪。
最后两句"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以归燕误传远方亲人的消息作结,暗示了女子期待的希望落空,只能对着小屏风上的西江路,寄托对远方的思念和无尽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细腻描绘女子春日情感起伏的词,展现了婉约派词风的特点,情感深沉,意境优美。
不详
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中年家境中落。与其父晏殊合称“二晏”。词风似父而造诣过之。工于言情,其小令语言清丽,感情深挚,尤负盛名。表达情感直率。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作家。有《小山词》留世
梦入江南烟水路,行尽江南,不与离人遇。睡里消魂无说处,觉来惆怅消魂误。
欲尽此情书尺素,浮雁沉鱼,终了无凭据。却倚缓弦歌别绪,断肠移破秦筝柱。
碧落秋风吹玉树,翠节红旌,晚过银河路。
休笑星机停弄杼,凤帏已在云深处。
楼上金针穿绣缕,谁管天边,隔岁分飞苦。
试等夜阑寻别绪,泪痕千点罗衣露。
喜鹊桥成催凤驾,天为欢迟,乞与初凉夜。
乞巧双蛾加意画,玉钩斜傍西南挂。
分钿擘钗凉叶下,香袖凭肩,谁记当时话。
路隔银河犹可借,世间离恨何年罢。
千叶早梅夸百媚,笑面凌寒,内样妆先试。
月脸冰肌香细腻,风流新称东君意。
一捻年光春有味,江北江南,更有谁相比。
横玉声中吹满地,好枝长恨无人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