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齐行二首(其二)

泰山沈寇六十年,旅祭不享生愁烟。

今逢圣君欲封禅,神使阴兵来阻战。

妖氛扫尽河水清,日观杲杲卿云见。

开元黄帝东封时,百神受职争奔驰。

千钧猛簴顺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罴。

侍臣燕公秉文笔,玉检告天无愧词。

当今睿孙承圣祖,岳神望幸河宗舞。

青门大道属车尘,共待葳蕤翠华举。

形式: 古风

翻译

泰山沉寂了六十年,祭祀无人享受生息间的哀愁。
如今圣明君主欲举行封禅大典,神灵派阴兵前来阻止战争。
邪恶气息消除,河水清澈,日观峰上阳光灿烂,神祇显现。
唐朝开元年间黄帝东封时,众神纷纷接受职司,忙碌奔跑。
巨大的祭器顺流而下,洪波中带着淡淡的祥瑞,熊罴随行。
侍臣燕公执掌文书,向天宣告,无愧于心。
当代英明的君王继承了圣祖的基业,泰山之神期待着河宗的舞蹈。
青门外的大道上满是皇帝的车驾扬起的尘土,共同等待翠华的升起。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泰山封禅盛景的诗,语言雄浑,想象丰富。诗人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场景,表达了对当今圣君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国家安定繁荣的美好祝愿。

“旅祭不享生愁烟”一句,反映了过去泰山封禅时所遇到的困难与阻挠,而“神使阴兵来阻战”则是对古代祭祀中可能出现的超自然干扰的一种描述。然而现在“妖氛扫尽河水清”,暗示着当前社会的安宁与和谐。

“日观杲杲卿云见”描绘了泰山封禅时天气晴朗,云彩呈祥瑞之状的情景。“开元黄帝东封时,百神受职争奔驰”则是对古代黄帝东巡至泰山,众神接受职责的壮观场面的回忆。

“千钧猛簴顺流下,洪波涵淡浮熊罴”用来形容泰山脚下的河水流动迅速而又平和,显示出大自然的力量与美丽。同时,这也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安定。

“侍臣燕公秉文笔,玉检告天无愧词”表明了诗人或其它朝臣用文辞来赞颂圣君,以示忠诚和坦荡之心。

最后,“当今睿孙承圣祖,岳神望幸河宗舞。青门大道属车尘,共待葳蕤翠华举”则是对现任皇帝的智慧与仁德的赞美,以及期待泰山封禅仪式的盛大场面。

整首诗通过对泰山封禅历史的回顾和对当今圣君的颂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810)

刘禹锡(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字:梦得
  • 籍贯: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
  • 生卒年:772-842

相关古诗词

平蔡州三首(其一)

蔡州城中众心死,妖星夜落照壕水。

汉家飞将下天来,马箠一挥门洞开。

贼徒崩腾望旗拜,有若群蛰惊春雷。

狂童面缚登槛车,太白夭矫垂捷书。

相公从容来镇抚,常侍郊迎负文弩。

四人归业闾里闲,小儿跳浪健儿舞。

形式: 古风

平蔡州三首(其二)

汝南晨鸡喔喔鸣,城头鼓角音和平。

路傍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老人收泣前致辞,官军入城人不知。

忽惊元和十二载,重见天宝承平时。

形式: 古风

平蔡州三首(其三)

九衢车马浑浑流,使臣来献淮西囚。

四夷闻风失匕箸,天子受贺登高楼。

妖童擢发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

南峰无火楚泽闲,夜行不锁穆陵关。

策勋礼毕天下泰,猛士按剑看恒山。

形式: 古风

白太守行

闻有白太守,抛官归旧溪。

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太守驻行舟,阊门草萋萋。

挥袂谢啼者,依然两眉低。

朱户非不崇,我心如重狴。

华池非不清,意在寥廓栖。

夸者窃所怪,贤者默思齐。

我为太守行,题在隐起圭。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