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秋(其四)

卷然双鬓感秋蓬,十四年来昔梦中。

放鹤亭南寻处士,操蛇山北笑愚公。

新愁汴水烟花绿,旧恨樊楼灯火红。

苦爱青州从事好,醉乡端合老无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悲秋(其四)》由清代诗人钱曾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回忆的怀念。

首联“卷然双鬓感秋蓬,十四年来昔梦中”,开篇即以“卷然双鬓”描绘岁月的痕迹,与“秋蓬”相呼应,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十四年的时间跨度,将个人经历与历史长河相连,引发对往昔岁月的深深怀念。

颔联“放鹤亭南寻处士,操蛇山北笑愚公”,通过“放鹤亭”与“操蛇山”的典故,分别象征隐逸与坚韧不拔的精神。诗人在这里寻找隐居的高人,同时也以“愚公移山”的故事自喻,表达了自己虽历经沧桑,仍怀有对理想与信念的坚持。

颈联“新愁汴水烟花绿,旧恨樊楼灯火红”,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汴水”与“烟花绿”、“樊楼”与“灯火红”相结合,既描绘了自然美景的生机盎然,也暗含了对往日繁华生活的追忆与留恋。同时,“新愁”与“旧恨”的交替,体现了诗人面对现实与回忆时复杂而深沉的情感状态。

尾联“苦爱青州从事好,醉乡端合老无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在“青州从事”这一典故中,诗人借以表达对真挚友谊的渴望,而“醉乡”则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与精神的寄托。最后一句“老无功”则流露出对人生追求与现实之间落差的无奈与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历史记忆与自然景象的交织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岁月流转中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55)

钱曾(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悲秋(其五)

兀坐西窗每夕曛,空阶梧叶正纷纷。

到头旧友孤如月,过眼新知乱似云。

桑海千年原可续,蕉园一炬不堪闻。

蚍蜉撼树休相讶,狂瞽如今尽论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拜文烈士应符母舅旅殡

坏屋萧萧藓渍垣,狸窥灵几见人奔。

一杯愧作伊川祭,廿载难招楚国魂。

划地不磨空有血,叫天常醉愿无言。

青衫破帽栏干泪,深负当时国士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感旧一首为文应符母舅殉义而作

成仁取义是家尝,两代忠魂百代香。

留发未须钉挂脑,裹尸唯见血沾裳。

东林道学传儿尽,阁老身家共国亡。

泉下若知桑海事,也应同往叩穹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辛丑仲秋过母舅竹坞草堂,流连数日,赋得长句

兴到吟诗倦到眠,渭阳情切少周旋。

竹孙供饭堆盘玉,松子煎茶满壁烟。

地僻真成鹿门隐,心空合悟象王禅。

秋高水涸渔舟杳,始信桃源未是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