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窗织

叹息复叹息,园中有枣行人食。

贫家女为富家织,翁母隔墙不得力。

水寒手涩丝脆断,续来续去心肠烂。

草虫促促机下啼,两日催成一匹半。

输官上顶有零落,姑未得衣身不著。

当窗却羡青楼倡,十指不动衣盈箱。

形式: 古风

翻译

一次次叹息又叹息,园中的枣子却被过路的人摘去吃。
贫穷家的女儿为富人家纺织,年迈的父母隔着墙也帮不上忙。
冷水让手变得僵硬笨拙,丝线因此脆弱易断,反复接续心如刀绞。
草虫在织机下急促地鸣叫,两天内被催促完成一匹半的布。
上交官府的税物尚有缺失,自己还未得衣穿。
面对窗户却羡慕青楼的歌女,她们无需动手,衣裳就已装满箱子。

注释

叹息:表示无奈或哀伤的情绪。
园中:指自家的庭院里。
行人:路过的人。
食:吃。
贫家女:贫穷家庭的女孩。
富家:富裕家庭。
织:纺织,这里指做织布的工作。
翁母:父亲和母亲,这里特指穷女孩的父母。
隔墙:形容父母因年老或其他原因无法直接帮助女儿。
不得力:帮不上忙。
水寒:冷水,指冬日里寒冷的水使手感到冰冷。
手涩:手变得不灵活。
丝脆断:丝线因手的不灵活而容易断裂。
续来续去:不断地接续断掉的丝线。
心肠烂:形容心情极度痛苦。
草虫:田野里的小虫,这里可能指纺织时听到的虫鸣声。
促促:急促的声音。
机下:织布机旁边。
啼:叫声,这里形容虫鸣。
两日:两天的时间。
一匹半:织成的布数量,一匹布加上半匹。
输官:上交给官府作为赋税。
上顶:上交的顶部额度,比喻应交的税额。
零落:不足,这里指没有完全达到要求的数量。
姑:暂且,这里指自己。
未得衣:还没有得到衣服。
身不著:身上没穿(合适的)衣服。
青楼倡:青楼中的歌女或妓女。
十指不动:不用动手劳动。
衣盈箱:衣物多到可以装满箱子。

鉴赏

诗人通过叹息开篇,表达了对现实不公的感慨。在一个园中,有行人在食用枣树上的果实,这反映出社会上贫富差距的现象。接着描绘了一位贫家女孩为富裕之家织布的情景,她的母亲隔墙却无法给予力气,暗示了阶层之间的隔阂和无力感。

诗中还形容了女孩在寒冷水中洗涤丝线,手指因寒而变得粗糙且易断,这些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底层人民的艰辛劳作。草虫的鸣叫和织布机的声音共同构成了忙碌而压抑的氛围。

在这首诗中,还提到了女孩两日才能完成一匹半布的迫切,以及她急于将布匹交付以获得报酬,但却因为官府征收的严苛而无法得到完整的收入。最后,诗人表达了对那些不必辛劳只需坐在窗边即可衣食无忧者的羡慕。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事物描写,传递出深刻的社会批评和同情弱者的情怀。王建以此展现了他敏锐的观察力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早发金堤驿

虫声四野合,月色满城白。

家家闭户眠,行人发孤驿。

离家尚苦热,衣服唯轻绤。

时节忽复迁,秋风彻经脉。

人睡落堑辙,马惊入芦荻。

慰远时问程,惊昏忽摇策。

从军岂云乐,忧患常萦积。

唯愿在贫家,团圆过朝夕。

形式: 古风

早起

回灯正衣裳,出户星未稀。

堂前候姑起,环佩生晨辉。

暗池光羃䍥,密树花葳蕤。

九城钟漏绝,遥听直郎归。

形式: 古风

杂曲歌辞.羽林行

长安恶少出名字,楼下劫商楼上醉。

天明下直明光宫,散入五陵松柏中。

百回杀人身合死,赦书尚有收城功。

九衢一日消息定,乡吏籍中重改姓。

出来依旧属羽林,立在殿前射飞禽。

形式: 乐府曲辞

杂曲歌辞(其一)宫中调笑

团扇,团扇,美人病来遮面。

玉颜憔悴三年,谁复商量管弦。

弦管,弦管,春草昭阳路断。

形式: 词牌: 古调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