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萍

浮萍随涨水,上到荷叶端。

水退不得下,犹粘花萼间。

花殷青已见,叶翠枯始斑。

何如根在水,根蒂相团团。

人生慕高远,风云事跻攀。

绝髯尚号叫,化为鹤与猿。

幸未及枯槁,万里吾当还。

形式: 古风

翻译

浮萍随着涨水漂浮,升到了荷叶的顶端。
水位下降后它无法落下,仍然黏附在花托之间。
花瓣已经深青,叶子开始出现枯黄斑点。
哪比得上根深深扎在水中,根须紧紧相连。
人常向往高远的目标,追求事业的巅峰。
即使失去权势,仍呼喊挣扎,如同化身为鹤或猿猴。
还好没到枯萎的地步,我将踏上万里归途。

注释

浮萍:水上植物,随水流漂浮。
荷叶:莲叶。
花萼:花托,花朵底部的结构。
花殷:花色深沉。
叶翠:叶子翠绿。
根蒂:植物的根部和茎部连接处。
风云事:比喻重要的事情或高位。
跻攀:攀登、追求。
绝髯:失去权力或职位。
化为:转变成。
枯槁:枯萎凋零。
万里:形容遥远的路途。

鉴赏

这首诗以池上浮萍为象征,描绘了其随水流漂泊,最终被荷叶接纳,却因水退而无法返回原处的情景。诗人通过浮萍的命运,寓言人生的起伏不定和对安定之根的向往。他以"何如根在水,根蒂相团团"表达对扎根于根本、稳定生活的渴望。

接着,诗人将人生比作追求高远目标,如同风云际会般攀登,但同时也意识到"绝髯尚号叫,化为鹤与猿"的无奈,暗示了世事无常,人应知足。最后,诗人庆幸自己还未走到枯槁的地步,表达了对未来回归故土的期待,"幸未及枯槁,万里吾当还",流露出一种坚韧与归乡的决心。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寓意深远,借物抒怀,体现了宋代理学家谢翱对于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294)

谢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及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 字:皋羽
  • 号:宋累
  • 生卒年:1249—1295

相关古诗词

宝幢山寻黄提刑震旧避地处

甬东寺里逢陈若,双袖龙钟行带索。

问知黄公旧避逃,宝幢山下坐丛薄。

日惟一食祷先灵,不愿拾得不死药。

仰天呼号得正终,一往不复至城郭。

公初著书女立旁,公死母亡家濩落。

子为户曹取公女,欲叙因由无与语。

得来与子行林莽,月落山空识其处。

形式: 古风

采药候潮山宿山顶精蓝夜中望海

蛟门南去鸟,此地望迢迢。

积湿侵幡黑,生寒入梦飘。

见灯归舶夜,闻偈解衣朝。

土植皆为药,山枝不满樵。

暗光珠母徙,秋影石花消。

拟候槎回汉,宁甘客老辽。

却寻徐福岛,因问秦皇桥。

于彼看日出,羽旌焉可招。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城西废园

水门夹西雨连越,邺瓦耕残莎草茁。

谁知当日夫容园,湿路迷城暗车辙。

夫容青根联戚里,美人对博蓬山里。

潮痕欲上红露晞,知是日高梳洗起。

园南禁绝人行道,中有民间旧宿草。

废园起垡鸣窃脂,寒食始应通祭扫。

形式: 古风

效孟郊体七首(其四)

落叶昔日雨,地上仅可数。

今雨落叶处,可数还在树。

不愁绕树飞,愁有空枝垂。

天涯风雨心,杂佩光陆离。

感此毕宇宙,涕零无所之。

寒花飘夕晖,美人啼秋衣。

不染根与发,良药空尔为。

形式: 古风